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716篇
科学研究   226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高分子及其复合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友汜  李扬  杨慕杰 《科技通报》2005,21(2):226-232
综述了高分子及高分子复合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分子/高分子复合物及高分 子/导电填充物复合气敏材料的研究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今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2.
为提高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船舶的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率,对预冷过程中的冷却液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软件进行模拟.该方法首先对LNG船舶液货舱的构造和换热环境进行假设,然后用GAMBIT对液货舱进行网格划分,模拟出温度图、冷却液质点迹线图和速度矢量图.对某LNG船舶液货舱预冷过程的调研表明,该方法所做的CFD模拟与实船的预冷过程和操作规章相符,预冷速度和预冷时间相差很小,能够真实反映实船预冷过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3.
讨论了双甘膦生产过程中不同工段产生废气的特点,提出了治理废气的措施,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4.
在重力场密闭于刚性容器中的气体密度随高度而减小,且气体的位能随温度而变化.利用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位能热循环可实现“热一功”转化过程,该循环有别于传统的卡诺循环(本文称其为“位能循环”).进一步分析及总结出重力场中理想气体的位能热循环的熵变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新型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瓦斯传感器间歇性工作模式,延长电源充电后的使用时间,降低电源充电频率,提高报警器的使用寿命。且电源由一般的电池改为锂电池,进一步缩小检测报警装置的体积,实现了报警装置的真正便携。  相似文献   
136.
文章以我国东部小型箕状断陷湖盆的典型代表——南襄盆地为例,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第三系核桃园组地层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从地震反射结构、沉积结构、沉积序列等方面入手对该湖盆缓坡带的沉积体系特征、沉积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总结出缓坡带的2种沉积体系,提出与沉积体系相关的5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7.
顶板走向长钻孔替代瓦斯抽采巷道抽采采空区顶板裂隙带瓦斯技术,是淮南矿区研发的瓦斯治理新技术,该技术在丁集煤矿的1262(1)工作面进行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根据1262(1)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顶板走向抽采钻孔,通过对获取的抽采数据分析,得出了在采煤工作面顺层钻孔预抽后瓦斯含量小于10m^3/t时,可以用钻孔法代替巷道法抽采瓦斯。  相似文献   
138.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必然要求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储运方式得到不断地完善。概括了目前天然气主要的储运方式,进行了经济性和优缺点的比较,总结了水合物的应用,剖析了水合物储运天然气的关键技术,并基于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合物储运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9.
The coal tar wa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M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 method. 74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exactly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31 components (37%)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GC-FID). The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limit of detection (LOD) and limit of quantitative (LOQ) determination were inspected. The scop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CC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proved that GC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al tar wa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40.
由于焦炉煤气气体中含多种具有腐蚀性的杂质,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对煤气管道和设备内壁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结合腐蚀机理,从酸性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磨损与应力腐蚀三个角度,对煤气中的主要成分和杂质对煤气管道造成的腐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