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6686篇
科学研究   1028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533篇
综合类   587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31.
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世界语言文化丰富多元的格局下,不同语言的变体使用与传输有利于增进了解,有助于不同的使用者构建和表达不同语言的文化价值.文章从Taikonaut一词切入,考察其在多元语境下的变体,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词语创新和基于翻译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将通过详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展示安全机制在GSM系统中的分布和组成,以及GSM中的 加密算法,阐述GSM系统中的安全和加密机制是如何使其成为一个成功的安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后本文将指 出GSM系统中安全机制的缺点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3.
"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为哈氏的整个理论大厦提供了一个基石。但这种基石却是虚幻飘渺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所说的"交往"相异甚至相反的交往。从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抗拮的角度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反思,是走出理论与现实的悖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4.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为《英汉翻译教程》简评,主要从全书的内容简介和观点创新和学术特色几方面评介此书。指出该书是在传播学观照下,视野开阔、论证清晰,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翻译研究成功教材。  相似文献   
136.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研究中国英语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介绍了中国英语的形成,讨论了中国英语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7.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时常涉及的一个中介环节。本文在英汉互译中 ,引入跨文化交流意识 ,旨在立足于传统翻译学对翻译的认识上 ,从跨文化角度深化翻译的内涵 ,并通过分析翻译实践与某些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 ,突现出翻译中易出现的文化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中应持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者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8.
人物通讯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与社会对其产生的反作用双向进行。建国以来,人物通讯在如实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同时,其自身的写作范式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取对象由单一转向多元.人物形象从模式化日益走向个性化.以及人物身上的现代性元素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9.
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非语言交际能活跃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外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0.
以许大同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在美华人,试图在所面临着的西主化的冲击下改变自己,将自己融入到它们中间,彻底改变自己的第三世界的身份。第三世界的许大同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第一世界化的挤压。像《刮痧》这样的电影正处于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第二步,它们不像第一阶段的影片那样,向西方所展现的那种“中国特色”或“东方化”还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上的揭示也是停留在展示给西方人看的立场上。到《先刮痧》,这种简单的线形判断没有了,化批判虽然淡了,但是编导对于东西方化冲突的理解加深了,那种冲突的复杂和转化体现了各种化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