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1137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odes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are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transient stress wave in the SRC colum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sponse of SRC columns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using hydrocode LS-DYNA. In the numerical model, a sophisticate concrete material model (the Concrete Damage Model) is employ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train rate effect and the damage accumulation. An eros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model the spalling process of concrete. The possible failure modes of SRC columns are evaluate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failure of SRC columns subjected to blast load can generally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modes, namely, a direct failure in concrete body due to the stress wave, a transverse shear failure near the support sections due to the high shear force, and a flexural failure pertaining to large local and global deformation of the reinforcing steel.  相似文献   
32.
In the present paper, a dynamic plastic damage model for concrete has been employed to estimate response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last wave and the concrete slab is considered in 3D simul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the initial detonation and blast wave propagation is modelled in 2D simulation before the blast wave reaches the concrete slab, the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2D calculation are remapped to a 3D model. The calculated blast load is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TM5-1300.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concrete slab response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losive test carried out-in the Weapons System Division, 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 Department of Defence, Australia.  相似文献   
33.
音乐欣赏是通过聆听去感受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既需要发散性思维,也需要集合性思维;既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4.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干缩与徐变。研究表明,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干缩与徐变较大。最后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对高强混凝土柱和普通混凝土板之间节点混凝土有效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综述分析,并结合大量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已使用一定年限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急需维修、加铺改造工程日益增多,结合南京市老城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实践。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分析,结合路面加铺改造方案的设计及玻璃纤维格栅的应用、改性沥青的应用等,阐述了延缓和防止路面加铺产生的裂缝对提高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把哲学是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引进哲学史,使之成为研究的元理论。他又通过“具体共相”的概念,沟通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认识论和人生境界,使得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就不再单纯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评价的唯物唯心问题,而同时也是或者说更主要的是关涉到人的安身立命的价值问题,从而真正切近了中国哲学的内容,解决了中国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实现了对“新理学”的超越复归。这种复归是以理学为基础消融心学的问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说”作为元理论,使得《中国哲学史新编》超出了20世纪30年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价值。由此言之,《中国哲学史新编》具有消化马克思主义、总结“新理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8.
李奇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1):44-48,54
行政与商务管理是关国高校与学生违约诉讼的一个高发领域.1986-2000年期间,这一领域的违约指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招生录取、学费与资助的变更以及专业学科的调整.在审理过程中,美国法院着重调查这样一些问题:高校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学校是否通过免责声明保留了更改合同条款的权力、学校的决定是否具有随意或恶意的性质以及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39.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事求是、务实管用、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指引我们党高擎理论创新的大旗,继承和发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0.
环境权是公民环境知情权的权利来源,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应该构建和完善我国公民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以求在实践中把公民环境知情权落到实处,为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公民保护自己合法的环境权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