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31篇
科学研究   4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与中国《乐记》作为欧洲和中国美学史上经典性的著作,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创作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就二者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和美育思想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作一比较,对于我们充分运用文化手段调动全体人民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The comparison/contrast shows the reader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wo persons or things to help the reader understand or evaluate them, and adds powerful persuasion and effectiveness to the essay. A comparison/contrast essay usually follows one of these two patterns: the subject-by-subject pattern or the point-by-point pattern;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two items being compared/contrasted should be balanced and given equ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3.
颜色词对人类的影响显而易见,由于各种原因,东西方对颜色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从语言学的认知角度——隐喻——着手,对六种基本颜色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东西方文明,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4.
《三国演义》塑造了近千个人物,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技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这些技法主要有:运用“性格强化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使其个性鲜明;通过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来进行衬托、泻染,于“无”处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人格;用“正衬”“反衬”等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差异;用“略貌取神”的方法,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突出其神韵风采。  相似文献   
95.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语言传达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语言之间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关注英语与汉语间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96.
运用英汉对比方法,从英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层面,探讨文化对英汉隐喻词的影响。英汉隐喻词的选择因文化重合而相同,因文化冲突而相异。揭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有助于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97.
《故乡》运用对比 ,刻画人物 ,安排情节 ,设计结构 ,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98.
思维训练应遵循思维规律。中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会明确概念 ,亦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下定义、对比 ,解说与描写、划出与分类、限制与概括都属于明确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笔者对高职“高等数学”课教学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首次实现了用斑纹反差方法测量乳状液颗粒大小及分散相折射率,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