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7,23(4):235-250
Rob Kling's legacy is a corpus of work that exemplifies the craft of inquiry and the social enterprise of scien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hi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informatic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theories, methods, and sources of evidence he relied on to make his arguments about the social life of computing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computerization. His citation identity demonstrates that he transcended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but grounded his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order in interpretive theory and critique. Kling created a working vocabulary for theorizing about computerization and social life. His sustained inquiry and critique, a very public record of his work, enthusiasm, and charisma, contributed to the penetration of his ideas and the fostering of a world-wide community of interest for a domain of study called social informatics.  相似文献   
72.
73.
公民道德教育是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公民道德教育并不是在操作层面上为公民道德建设寻求某种捷径,而是首先应该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基础问题和基本理念进行必要的哲学的反思和前提批判。只有这样,公民道德教育才有坚实的哲学根基和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74.
法兰克福学派的化批判以艺术批判为中心。理论家们怀着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化的主观对抗的化情绪为现代艺术作出辩护。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出的高度自律性的品格与他们尽力维护艺术的自主性的美学倾向达成了一致;现代艺术的审美选择与他们的美学改造观念相关;现代主义艺术的否定、批判功能也正是社会批判理论所期望和需要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人道主义旨趣与他们的人道主义化情绪相融合。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艺术的辩护对当下中国艺术实践及其理论建构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解释其实也有诸多共同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主要手段是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在论证实践中,论证批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最集中的体现。论证批判的原则包括可攻击性原则、对等原则、逻辑中立性原则和区别原则。批判可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批判有不同的反应。对批判合理的反应可能产生某些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的批判观是唯物的、科学的批判观,是唯物史观的科学视角和革命性的方法。马克思的批判观经历了一个孕育、初步形成、发展、成熟和科学检验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7.
司马迁撰写《史记》,欲成"一家之言",并对社会历史"稽其兴坏成败之理",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性,而这一批判的功能又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论赞"是直接评判;"寓论断于叙事"中隐含批判;微言讥讽中寄寓批判。  相似文献   
78.
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与现实是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中的重要论题。语言世界观是一个民族凭借语言构筑认识世界图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固化思维;不同语言的民族认识世界的图景和方式不同。从哲学角度来看,政治、宗教、哲学和社会结构等民族文化和观念并不能解释跨语言差异,感知和认识并不能根本制约和决定语言本质,语言符号或语法标记与外部客观世界也并不必然存在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79.
列斐伏尔毕生致力于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但他的这一思想却是广为人知,罕为人解。目前我国学者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现实诱因、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概念和批判思想前后的转变、此理论的贡献与不足等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界对列斐伏尔这一理论的文本性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80.
《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工业"为其核心概念,集中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促使了总体性社会的形成,从而彰显了《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的独特意蕴。大众文化批判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完成了意识形态化,并呈现出多种功能,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囿于精英主义立场和文化保守主义视角,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