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92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教育   31369篇
科学研究   2195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3354篇
综合类   2936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16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593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2739篇
  2013年   2673篇
  2012年   3613篇
  2011年   3587篇
  2010年   2759篇
  2009年   2562篇
  2008年   3045篇
  2007年   3613篇
  2006年   3173篇
  2005年   2650篇
  2004年   2170篇
  2003年   1928篇
  2002年   1493篇
  2001年   1116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体育的有序竞争、有效合作和竞赛规范,对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民族文化是一个由众多文化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和其他自然物质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把系统方法引入文化研究领域,用系统观点考察文化问题是一种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63.
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术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吸取和发扬光大,但是门户之见、宗派主义却是其中的糟粕部分,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对其必须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64.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也是思想交流的接力,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上发生局部的交叉、空缺、甚至冲突,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和避免。  相似文献   
65.
长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有两个立足点:其一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其二是地方院校建筑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应该同本地具体的区域经济、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研究并促进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引导学生探求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66.
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现着竞技体育的利社会性和利人性,其价值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竞技体育在发展中应该凸显、确立人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以此采确定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和目的,评价竞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二是客观存在的制度、体制厦微观行为活动对人发展的影响,避免竞技体育的异化为其教育价值带采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7.
思想政治课学与教的生命链具有学科特殊性。两股链在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联结下,形成双螺旋上升的结构形态。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素由四个极点与四段生命链构成。四个极点分别是学的极点、教的极点、学生极点、教师极点。四段生命链分别是:教师的制约段、促进段和学生的上升段、回落段。学与教的双螺旋结构的展开与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其哲学内涵和理解其感情基础出发,指出将天与人和合起来的仁爱纽带,发掘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9.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思辩,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