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简述孟子的辩论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几个方面讲述了孟轲对不合乎儒家之道的言论和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的技巧.  相似文献   
92.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苏论战不但中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的、正确的探索和改革,而且加剧了中共和毛泽东从1958年开始的“左”的错误,促成了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为了“反修防修”,毛泽东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走向十年内乱的深渊。  相似文献   
93.
邹维佳 《海外英语》2012,(2):179-180
文质论起源于中国的古典文论,作为中国最早的翻译理论贯穿于整个佛经翻译的过程。文质论涉及到了语言、风格、形式、内容等的翻译法。重识文质论的整个演变过程,对于解决当今直译意译之争,发扬中国传统译论和建设中国自己的翻译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科学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当代世界发展模式中的一种,它产生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有所区别,具有中国特色。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情况,中国模式也必然面临诸多挑战。应该理性看待中国模式相关问题,深入研究中国模式,并用发展的眼光展望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20年代后期,文学先锋派创造社、太阳社等对革命文学的命名和论争实质上是对文学场内话语权的争夺。他们对革命文学设定的规范及对茅盾小说的评论使茅盾主动参与这场论争,体现出茅盾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双重考虑。稍后翻译俄国作家丹青科的小说《文凭》则是茅盾为推出文学范本,挑战先锋话语、重新阐释文学规范并摆脱身份危机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96.
西汉时期围绕汉匈关系,发生了七次大辩论,其中以平城之战前刘敬同主战派、汉武帝时期王恢同韩安国、汉宣帝时期萧望之与黄霸、新莽时期严尤同王莽的辩论最为典型。这些辩论涉及汉匈关系的定性、和亲与战争的抉择、匈奴在边疆政治中的定位、接待匈奴的规格、匈奴与朝代更迭等。辩论见证和加速了汉匈关系的变迁。  相似文献   
97.
朱学和陆学同属宋学,但二者学说的禀赋和治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朱熹主张泛观博览、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先立其大、发明本心。鹅湖之会、铅山之会、南康之会主要涉及朱陆在“为学功夫”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8.
本文应用评价理论分析了1988年至2008年间美国总统的竞选辩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词汇层面、短语层面、小句层面揭示美国总统辩论的评价性特征以及评价性语言在辩论过程服务于辩论目标的运作方式。作为评价理论的应用型研究,本文印证评价理论在分析辩论语篇的可行性的同时,也为辩论语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99.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项艺术。这种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上,也贯穿于英语课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想学英语,喜欢英语。本文就教学过程设计艺术、教学内容导入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板书设计艺术发表了一点自己的观点,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理论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存在“去留之争”,且此争论已成为了该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基于对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六大内外因素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因素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该制度持续地产生影响,因此,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继续存在和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我们在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时也应当遵循合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