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48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4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62.
社会体育资源决定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如何配置、开发与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建立在如何正确认识资源上.社会体育资源观主要体现为发展观、系统观、辩证观与成本观,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体育资源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高等数学内容的剖析,把数学美与辩证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4.
体育教学评价中几对范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哲学辩证统一的思维,探索体育教学评价中科学、正确的评价观.认为: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联系与孤立、静态与动态、主观与客观、精确与模糊、片面与全面、个别与全体、知识与能力等诸对范畴;把握这几对范畴,可促进人们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内涵、目的和方法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65.
《潮骚》与《春雪》是三岛由纪夫作品中集唯美、浪漫与古典风格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文学价值。同为青春纯洁的爱情小说,三岛由纪夫却秉持着不同的创作理念,孕育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与艺术气质。通过分析这两部小说,从中对比三岛由纪夫创作理念的差异与共通,以把握其小说艺术中复杂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66.
中医学基础文本以汉字为载体,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范畴内,对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医学基础的辨证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汉语言文字学的运用可以加深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的理解;反之,对中医学术语的解释又丰富了语文课堂。对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医学辩证关系的研究,是中医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7.
黑格尔比起康德,他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形式,而是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像音乐这样的表现性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相似文献   
68.
蒙恬是大秦的忠臣、名将,他为秦朝建立的功业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直道,镇守边关十多年。关于其过失,蒙恬解剖为“绝地脉”,司马迁批评为“不强谏”。可以认为,蒙恬“绝地脉”是在当时情境下一种无可奈何的自责,而司马迁“不强谏”的批评,未免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即使“绝地脉”和“不强谏”成立,蒙恬也罪不至死。其悲剧在于他无意中卷入了秦朝宫廷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政治斗争中。  相似文献   
69.
邓豁渠的思想可分为前、中、晚三期.在前期,邓豁渠对“良知”理解不透,其思想中“命”和“性”处于分裂状态.中期是他的思想的沉潜期,有着明显的三教批判倾向;但是他在出家的同时,使用道教式的修练法,追求儒教的“良知”和“性命”的真理,思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著述《南询录》.在晚期,他三十年间的努力和追求取得了成果,得到了大悟,“性”和“命”终于统一,达到了“三教合一”(也可称“三教同源”)的境界.  相似文献   
70.
父亲张岱年认为:哲学理论问题,有西方的表达方式,如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也有中国的表达方式,如理气、心物等。“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比较习惯于中国的表达方式”。晚年他将自己的哲学基本观点概括为十大命题:1)物我同实;2)物统事理;3)一本多级;4)物体心用;5)思成于积;6)真知三表;7)充生达理;8)本至有辨;9)群己一体;10)兼和为上。他的哲学理论,有一些独抒己见的观点,是他的创新:1)分别本至,提出本至之辩;2)提出“物统事理”的命题。以“事”“理”“物”为宇宙哲学的基本范畴;3)肯定了和谐的重要意义;4)提出充生达理、胜乖达和的人生理想;5)以“与群为一”为道德的最高准则;6)主张以“兼和”易“中庸”。这些观点的基本倾向是,在理论上是唯物的,在方法上兼综了逻辑分析法与唯物辩证法。“既肯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又昂扬人的主体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