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421篇
科学研究   534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26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分析风景画中的光与色彩和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及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光是塑造风景画色彩的本源。针对光对风景画色彩语言的表现与创作和光与色是风景画家主观世界的绘画表现语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2.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国绘画形式。当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艺术的关照之后 ,中国绘画将如何吸收西方外来文化 ,如何对待西方美术对中国绘画的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需要当今艺术家给予十分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3.
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文学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充分体现了自由性和灵活性。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形成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符号,使人们在文学的艺术殿堂里,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斐然 ,尤其是实行村民自治十余年来更是举世瞩目。受现阶段物质、体制、社会文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素质等因素制约 ,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进一步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发展 ,亟待创新机制 ,实现农村基层民主与基层政权建设良性互动。当前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调整乡村权力结构 ;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改善乡村治理格局 ;三是扩大村民政治参与 ,构建乡镇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85.
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运用组织健康运转原理,通过对我党约束机制进行历史性的分析,把自律系统和他律系统的结合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利益一致直属相交型,利益对抗互不相容平行型和利益一致根部相交平行型,讨论了各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对我党的组织机构改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6.
过程性知识是基于学习者亲身体验的个体知识。在数学解题中,过程性知识制约着解题过程和结果。过程性知识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其习得过程不同于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87.
明代民歌数量剧增,曲调众多,反映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艺术感染力很强。明代民歌不仅流布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波及文坛,对明代文人的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创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为明代散文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8.
与以往年谱“单记行事”,只记谱主好处,不说谱主坏处不同,胡适的《章实斋先生年谱》抓住谱主史学理论家的特点,全面深入挖掘谱主在史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也揭示和批评了谱主在社会伦理观念上的“卫道”偏见。这使本谱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为年谱学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  相似文献   
89.
“反差现象”对艺术创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地域环境反差对艺术创作兴奋的形成、身份和命运反差对艺术创造激情的产生、文化思想观念反差对艺术诗性的升华等,无不生发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艺术全球化时代,艺术家应该主动拓宽新的文化反差层面,形成新的艺术兴奋点,创造更多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0.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流负载线的内涵出发,引出了作交流负载线的直接法,将交流负载线的常用作法归结为斜率法,并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