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7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一种向往和憧憬,是中华民族奋斗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应当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寄予厚望。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中国梦的教育,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2.
American dream represents a wonderful wish of pursuit of better life, it attracts not only American, but als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through hard-working. Focusing on people ...  相似文献   
33.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与追求方式,来探讨自我与美国梦对人物流动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了作品开放式结局的寓意所在。  相似文献   
34.
“审美无功利”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缺陷。关于审美的无功利特性和有功利特性,应准确表述如下:对于审美主体而言,既具有显性状态下的无功利,又具有隐性状态下的有功利;从社会视角的客观情形而言,审美具有明确的系统功利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美学美育工作者的最为深厚的土壤和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中国美学美育工作者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审美之根,要密切关注现代化建设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要致力于协调人民群众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要积极地回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服务,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诸多生存样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关照,要使审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要促进社会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35.
中国梦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语境与生活目标。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实现中国梦便是追寻大学生的幸福梦。通过研究大学生幸福梦的内涵和实现问题,使生活在中国梦语境中的大学生,确立自己与中国梦相融的幸福梦,并通过教育培育、社会支持、个人奋斗来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6.
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中国筑梦是将传统文化和当代精神完美结合的艺术呈现,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突出科学发展、坚信人的力量将合作、创新、超越等美好诉求建构梦之塔,让可听可视的艺术活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国筑梦的内涵,发展的中国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世界包含的中国、中国所在的世界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更加诗意的未来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37.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38.
菲利普·罗斯的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描写了一个处于美国社会中下层的犹太青年尼尔·克勒门的美国梦,他渴望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但却遭遇着犹太传统与美国文化的两难选择,这两种选择正是他寻求自身价值和精神家园的结果。尼尔对美国梦的向往与抗拒,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中国各民族文学中,“发迹变泰”故事作为一种故事主题,其故事情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流传很广。本文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发迹变泰”故事进行分类,对其中最为突出的“家庭变故”型发迹变泰故事母题进行分析,并对母题中所反映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详尽地阐释了中国梦,勾勒了新世纪的光明图景。中国梦不仅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始终坚信:复兴关键在党,道路决定命运,发展关乎前途,精神凝聚力量,实干才能兴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