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教育   2818篇
科学研究   76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27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面对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与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企业作为地球上普遍的经济组织,是在地球上留下“生态足迹”最大的一类组织。它的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即依据生态系统闭路循环规律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生物链化”是消解当下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和必须。从循环经济——从未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理念出发,围绕企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资本循环各环节的“生态”规制等方面阐述了企业生产“生物链化”的价值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2.
为了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如何作为?法律界提出了法律生态化的主张。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经济和胁调经济运行的法律,经济法生态化本体论应如何构建?从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入手,剖析了法律生态化两大传统学说即立法理念说和趋势说,考辨了范畴与范式等法哲学概念,提出了法律生态化本质是一种范式,经济法生态化是一种范式选择,以期对经济法生态化本体论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3.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型中,伴随着生态管理思想向学校管理领域的扩展,积极开展学校组织文化管理的生态化研究,以期实现学校持续健康自觉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王萱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4):14-18,39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生态难民现象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确认。国际上缺少专门的对生态难民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社会需求层面、法律需求层面以及现实依据层面来说,是合理与必需的。生态难民与国际难民法所规定的政治难民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态灾害而造成。实际上,生态难民与政治难民是相联系的,很大一部分生态难民可以纳入到政治难民之中,利用现有的国际难民法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力发电严重影响到河道流域包括鱼类的生态平衡。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类经过水轮机时受损伤的原因,过流部件的设计和STRIKER模型效果测试。该新型水轮机的设计思想不仅对保护鱼类,维护生态平衡起到明显的效果,而且为以后的水轮机改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梁娟  叶漪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93-96
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小城市往往具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先天有利条件.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优势、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但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经济福利转向生态福利。本文运用熵权法-超效率SBM和空间相关分析,以京津冀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5-2017年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大多数城市呈现波动上升最后趋于平稳态势。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观察分析2006、2010、2013及2017年莫兰散点图和LISA聚类变化图的变异,发现中心地市北京、保定、廊坊以及沧州主要形成高值聚集区;边缘地市邯郸、邢台、唐山和张家口组成低值聚集区,这就需要加强京津冀城市间经济生态福利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
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河源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保护优先的践行区。本文梳理了近40年来对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和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草地面积占绝对优势。2000年是土地利用及其效应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之前,草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用地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土壤侵蚀等效应加剧。2000年之后,生态用地增加,植被指数增加,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碳汇功能增强。②生态工程实施和气候变化使该区域土地利用及其效应极具复杂性。整体上土地退化面积有所减少,程度趋缓,草畜基本实现平衡。东部河湟谷地耕地面积减少,集约度提高,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但局部恶化的态势依旧严峻,土壤侵蚀尤其高寒地带的冻融侵蚀加剧。建议应加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育区溢出价值与自然资产的评估研究,为黄河流域河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以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
旅游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路径及其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凌  郭嘉欣  王灵恩 《资源科学》2020,42(9):1816-1826
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旅游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生态补偿制度体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梳理和生态经济分析框架,在总结政府主导型、社区参与型等旅游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旅游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内涵特征、利益主体,并探索其运行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市场化生态补偿形成生态旅游供需对接平台,具有以市场交易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内生性和循环性、参与主体多元性等特征;主要涉及游客、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当地政府等利益主体;其运行机制是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在有机合作和投入建设基础上,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产转换为生态性旅游产品,游客通过付费购买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对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目的地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补偿,从而构建可持续的“交易—获利—激励—再交易”市场化补偿路径。这一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前提是自然资源产权的确定,关键是资源生态价值的实现,核心是生态服务功能交易的互动激励,而多方博弈中政府的调节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0.
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草牧业生产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对源区草牧业生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但草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寒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区域适宜的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技术体系,基于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区域功能耦合发展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源区退化草地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上述工作对推动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