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887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13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玫瑰门》的解析,可以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文本描写了一群迥异于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但在她们身上依然存在受男权文化影响留下的精神痼疾。面对男权秩序她们进行了消极或积极的反抗,表明了女性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33.
用优级数法给出一类迭代函数方程解析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4.
教师通过竞赛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求新或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政治德育教学中进行竞赛式教学的关键是要善于提出问题,竞赛式教学的成功在于善于引导问题,竞赛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勇于在经济全球化状况下的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35.
大学里的教育研究组织不仅为现代大学按教育规律办学提供了教育理论支撑 ,而且是现代大学的宝贵财富 ,是大学提高其知名度的重要力量。失却了这一学科群体与能力 ,很难成就完整意义上的大学 ,很难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 ,也很难造就时代需要的大师。因此 ,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研究组织摆脱尴尬的境地 ,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强化其独特职能要做到 :领导重视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定位确切 ,强化它的学术职能 ;因地制宜 ,鼓励和支持学院制模式、独立所模式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6.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一些教师对课程本质和新课程要求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从人们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上去深究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认识课程的方式在"存在性"到"个人性"两端上摇摆导致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疑惑,只有在存在性与个人性之间来思考课程,才可能接近课程的本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讨论了一类被m次积分解类所刻画的控制系统的时间最优控制问题,并获得了时间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8.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39.
农民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作为一弱势群体,其存在是有历史和经济原因的,也与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关。农民进城打工不仅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处,也为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待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0.
孤独意识是石评梅孤独敏感的天性与个人生活感情遭遇相融合的结果,也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相对立、相冲突的必然结果,更是她的自我认识觉醒后的一种必然心理。这种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石评梅的生存状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