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05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64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发展才是硬道理“.高等教育只有发展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求得生存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新升本科院校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观念制约着人们的一切行为,这一批“升班马“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2.
含意在文学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基本上遵循一般的语言规范,但也经常利用独特的句法、词法手段增加作品的含意性。因此,翻译时妥善处理含意问题,才能真正译出原文的意义。本文以《名利场》原作及杨必中译本为例,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常规性以及它们在使用中各自产生的特性,认为含意理论中的"含意推导"和"合作原则"可用来指导译者正确理解原文并在翻译中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使译文尽量与原文的意义达成真正对等。  相似文献   
123.
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源于古典哲学,他建构了自己的道德观念,阐述了影响德性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以德育为目的的训育。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下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批判与继承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从哲学的视角透析科学发展观.这对我们理解、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两方社会家喻户晓的侦探小说作家。随着其作品《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进入中国,其作品魅力逐渐折服了东方读者。情节上,作者创造了“最有可能的”、“最不可能的”和“圈内人”三种侦探模式;推理中,作者对犯罪心理匠心独具;表达上,作者借用暗示、民谣、谚语,渲染气氛,烘托情节;人物上,作者塑造了“红玫瑰和白雪花”两种对立的女性。所有这些也许并不都符合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但他们确实成了克里斯蒂小说不可或缺的魅力元素。  相似文献   
126.
温有奎 《情报科学》2002,20(3):259-261,292
文中提出了一种文本知识分析中的概念层次网络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文本概念分析的新思路。探讨了用面向对象技术与框架技术结合实现文本知识的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自动分析、知识组织、检索智能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7.
Shari Sabeti 《Literacy》2016,50(3):141-148
Creative writing is often thought of as an individual and solitary pursuit. This is partly owing to Romantic (and still popular) notions of creativity as residing in highly gifted individuals, but also to the widely held belief that writing is a lonely rather than a social activity.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creative process by tracing the way one poem is produced by a member of a creative writing class based on a major urban art gallery. Based on a 5‐year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is class, it employs interview material, field notes, photographs and creative writing as data. Using theories from both the “anthropology of writing” (Barton and Papen, 2010 ; Latour and Woolgar, 1986 ) and the “anthropology of creativity” (Ingold, 2007 ; Hallam and Ingold, 2007 ), I argue that creative writing is a relational and temporal process involving complex and multiple claims for agency. I also go on to show that when the text moves from a private to a public context, these multiple agencies are encompassed and erased under the umbrella of individual authorship.  相似文献   
128.
在我国当前的道德生活中,实际上存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私利至上等五种公私观,它们是自古以来各种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沉积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公无私是共产党人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包含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的道德观念,它是面向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把倡导先公后私、公私兼顾作为常抓不懈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9.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contemporary story‐telling from a study of fan fiction – that is, stories created by readers and viewers out of the canonical material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fictions. Drawing on the example of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it investigates ways in which fan fiction writers develop codes and conventions to govern themselves. For example, online litmus tests establish when a writer is self‐indulgently writing ‘Mary Sue’ characters into a story; the self‐styled Protectors of the Plot Continuum patrol the fictional limits of an imagined world to make sure that canonical information is not violated by fan fiction writers. This article makes use of such examples to investigate how quality control in fan fiction is codified, and to explore what teachers can learn from such enterprises about contemporary writing, reading and viewing. It compares these possibilities with issues of online literacy outlined by Henry Jenkins under three headings: the participation gap, the transparency problem, and the ethics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30.
日记体小说是与传统小说相对应的一种小说类型。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重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西方日记体小说形成的主要动因;将小说的公共性与日记的私密性融为一体,从公共表达空间进入私密表达空间,是日记体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得益于这种独到的表现手法,西方日记体小说伴随西方两次文艺运动发展和兴盛,逐渐形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