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李约热小说的怪诞现实主义手法入手,分析他用这种写法来直面”乡镇世界”的贫困,以及对造成这种贫困的城市化的批判。李约热最新长篇小说《欺男》关注”文革”中的暴力和暴力产生的根源,对其贫困主题的书写起了深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鲍照诗风"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是以"颠覆阅读"方式引起世人注意的,但这样的诗风难以为继,其后继者亦不被世人所认可,只有沈约把鲍照的"俗"引向雅化,既多用民歌,又改"险急"为清新自然;既多写女性,又改"倾炫心魂"为文人趣味。沈约使鲍照所倡导的民歌与叙写女性文人化,于是成为南朝时诗歌发展的主流,这就是宫体诗。  相似文献   
33.
生存、死亡、复活以及“提前埋葬”,一直是爱伦·坡怪诞小说高度关注的主题。在这些文本中,生存和死亡都被描述得极为痛苦、恐怖。由此可以发现坡与叔本华的联系。坡对叔本华的“意志理论”或许存在某种误读,但是他的许多作品都充分体现出与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悲剧理念的契合和感悟,从而深刻地展示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困惑与焦虑,具有令人心悸的悲剧效应。  相似文献   
34.
李晓光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1):58-59,77
巴赫金是西方20世纪怪诞风格研究的理论大师,他从怪诞与民间诙谐文化、狂欢化这一整体出发,对怪诞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在对怪诞现实主义的理论阐释和分析的过程中,巴赫金在很多方面都论述到怪诞现实主义肯定和否定共在,颠覆性和再生性并存这一双重性。这种双重性认识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35.
果戈理是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在揭露批判现实时 ,以怪诞作为讽刺武器 ,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本文从主题、人物、情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死魂灵》的怪诞倾向  相似文献   
36.
明清法制小说与涉法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设计、结构艺术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作了多方探索.其形象的理想化、结构的复式化、叙事的西方化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化,使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的艺术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7.
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为塑造怪诞型人物运用了陌生化技巧和夸张修辞操作手段,成功地创造怪诞审美范畴的审美价值———惊奇感。小说中审美范畴怪诞的恐惧性和再生性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怪诞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之间的辩证张力。  相似文献   
38.
论庄子文辞之"大"、"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庄子喜用大辞、奇辞的原因。认为,庄子喜用大辞乃在于庄子自身精神境界的高远,他在表达这一精神境界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而无当”之辞。庄子喜用大辞的另一缘由因为“大”是字宙之理,他用“大”辞是为了说明道之理或呈现道之境。庄子喜用奇辞则主要透露出他对俗世的反叛,他用奇辞标其高识,划清与他们的界限;同时他对俗世之人也抱着同情和悲伤的态度,用奇辞来警醒他们。  相似文献   
39.
《红楼梦》的叙事既是写实的,也是诗意和象征的。《红楼梦》荒诞叙事,寓示着作者对生命荒诞感的诗性体验,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和意味层面。探析《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具有文化意义、哲学价值和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40.
萧红早期小说中的女体书写与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萧红早年未婚怀孕的经验,考察萧红书写女性人物的特色.在萧红早期的写作生涯中,一些极为私密的女性经验,成为她建构文本的资源和推动力量,在独有的女性书写中完成中国现代文学中极为复杂的女性集体想象.在萧红小说中,女体/母体的病态构成了史诗风格的女性身体铭刻.这种独有的女性叙述,凸显了女性身体,以一种怪诞现实主义的叙述策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