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和价值性为特征的教育哲学以关注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为核心,以提升教育者教育智慧为终极目的.本文从教育哲学对提升中小学校长管理与办学水平的意义以及校长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夏芳 《教育科学》2012,28(1):45-48
质量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柯克帕特里克层次模型的分析及借鉴,结合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律和特点,把"柯氏模型"引入校长培训评估指标体系中进行研究。结合区域中小学校长培训特点探索培训评估标准,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估体系,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校长培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与共享校长的隐性知识。校长有认识、情感、经验、技术、精神五个方面的隐性知识,具有个性化、生成化,传播的互动化、低效率化等特点,挖掘与共享存在难点。培训管理者在对校长隐性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了解校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具体步骤、内容,把握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让校长通过知识共享,来提升、创造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中学校长培训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是提高农村中学校长培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而农村中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核心在于教学模式改革。农村中学校长培训教学模式的确定,既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培训目的,以及农村中学校长的培训需求,也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突出重点,体现多元化和针对性,以求取得实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一项新的高校招生政策,受到了多方关注和质疑。通过对"实名推荐制"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并以镇海中学为个案,分析"实名推荐制"的具体操作流程,以期读者能对"实名推荐制"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校长专业化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校长队伍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校长生命意义的特质和内涵,具体表现为校长个体成长的整体性、目的性、实践性和自主性。诠释校长生命成长内涵,有助于科学把握校长的发展和追求方向,使中小学校长摆脱"科学至上"、"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真正体悟"生命"的内涵,从"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校长职业当作自我的生活方式。从而丰富自主学习、反思、创新的历程,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自主提升。  相似文献   
17.
李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122-123,127
有效领导是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的行为和情境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校长的有效领导是学校工作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我国中小学校长领导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管理体制因素、学校组织因素和校长自身素质能力因素。打破制约因素策略为:借鉴校本管理经验,完善校长负责制;打破学术(教学、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壁垒,实施“兼职教管,全员参与”;加强自身校长职业化的素质和能力修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黑龙江省54名中小学的校长发放问卷,并运用SPSS13.0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专家型校长的合作意识及其构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长需要透过当前学校文化流行的表面繁荣,正视学校文化存在的物化、虚化、泛化、同化和窄化等文化缺失现象,寻找促使学校文化走向人化的有效策略,以此提升校长的文化领导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自编“中小学校长人才素质”问卷,对中小学校长价值实现进行实证研究。使校长从一种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正成为西部地区各级政府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校长人才资本化是一个长期的冀空资本开发的过程。本文认为,校长人才资本载体的配置方式:是行政配置,还是推行任职资格制度、实行公开选聘,是区别校长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的主要特征。要加大培训力度;科学管理,调动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变中小学校长行政配置为实行公开选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