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5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8040篇
科学研究   2142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495篇
综合类   669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08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850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学语的教学应将语的工具性与人性完美的统一起来,培养出具有“知识”,又有“化”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作为最积极最活跃的第一生产要素.其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披露是企业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后,对“以人为本”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可以推动武术走向奥运;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从本体论角度研究汉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为,鉴于目前的情况,应该提倡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与高度研究汉语词汇,以求在立体的动态的研究中实现理解词语、认识世界、观照人的自我这一新的研究目标。本文上篇以汉语词汇实际为依据总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作为符号的动物,人是在语言符号的帮助下更好地领悟自己的存在、形成自己的本质的,人是在语言符号的帮助下更好地揭示物理世界、建构文化世界的。本文下篇从汉语词汇研究实际出发分论这一主张的基本思路:首先分别探讨词汇产生、词汇发展、词义结构、词义演变与人的存在方式的固有关系,然后实现以“人”为最高目标的新综合。  相似文献   
15.
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两股力量的激烈搏斗,失败的一方总让人同情,哈代的小说,正是描写他们在历史进程的必然中,明知是悲剧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反抗与战斗的历程,这是人类悲剧也正是哈代悲剧观的核心。通常所认为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只是他悲剧核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为其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是一个由众多文化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和其他自然物质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把系统方法引入文化研究领域,用系统观点考察文化问题是一种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克杰 《体育学刊》2003,10(5):78-79
深入探讨了体力活动的定义、理论意义,体力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理论地位以及体力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体育实践的意义,以引起学校体育工作对这一概念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 ,深入探讨文化差异的影响和作用 ,是考察当前跨文化传播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研究跨文化传播各个前沿性课题的重要视角。作者指出 ,文化多样化发展对人类历史的延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学说”和“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各阶级“各尽其职、各得其所”、稳定、和谐的社会。他大力提倡教育,以实现个人内在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主张协调国内阶级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柏拉图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以及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相对现行劳动法而言,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3月2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新增加了许多规范劳动用工制度的条款,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责、权、利在很多方面也作了新的规定,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该草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招聘选拔、员工培训及人力资本等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