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645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83篇
综合类   34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及校风等校园文化内容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加强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学校的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内容、方法等方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自信心,把握机遇,培养独立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43.
声音的出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本文从人声、音乐、音响三个方面述了影视艺术中声音的美学特性。  相似文献   
44.
音乐是一种能使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能陶冶人的心灵,能使人的想象力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无限的思想空间,使人的思维充分得到延伸,也能使人的精神迸发出火花!历来音乐家都有着无比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创造出丰富的人类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5.
论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领域现在正面临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美术教育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美术教育的历史,证明它与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基本同步的;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连贯;美术教育该怎样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是对学生整体素质、潜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较好的绘画技能,又要做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它必须在社会要求和个体潜能双重基础上全面实施,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从物理教学的角度阐述物理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造力,并从五个方面探讨物理美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7.
魏晋玄学在各发展阶段虽有不同特点,但始终围绕“名教”与“自然”问题进行儒、道整合,试图形成一种适合现实社会需要的指导理论。但客观结果却与理论目标相悖离,魏晋玄学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论指导并不成功,而它在儒、道整合中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精神,即现实基础上对美的极致的追求。对这种美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实际上就是对魏晋玄学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体育美学的角度,分析和提出了研究体育健身美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健身活动中美的例子,说明健身美各种表现形式,用体育审美新理论提出健身美美在何处的观点。  相似文献   
49.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观念成说的形成,与“山”、“水”、“圣人”间内在的和时空上的关联密切相关。前者主要体现在三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哺育和发展上,而后者在中国传统古籍有关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印证。“一山一水一圣人”作为一个抽象概括的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0.
先秦时期,南北化尚未融合,两种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北方以伦理型化为主,南方则带有浓厚的巫化色彩。与此相适应.对于女性美的观照,中原人和楚人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前标榜“以德为美”,后渲染“美在艳情“。这两种模式同构了中国古代女性审美品质的最初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