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5375篇
科学研究   27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87篇
综合类   47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它进一步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因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感召效应的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99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占相当比重的人物传记可当悲剧文学作品视之,在中国悲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继承了中国古老神话的悲剧精神,吸收了先秦散文的悲剧素材,发展了屈原悲诗的抒情特点。《史记》之后我国大量的悲剧文学作品,无论从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还是从悲剧审美艺术上都受到《史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我国图书馆界从20世纪90年代起形成了对图书馆精神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创建私人图书馆者的精神源动力的研究还没有纳入视野.大公图书馆的创建人荣德生先生以"爱国忧民,创建不朽之事"为核心的源动力,丰富了中国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994.
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应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995.
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中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的生存发展。在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计中,就要发扬人文主义精神,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图书馆的主体人-读者-馆员展开,从建筑设计的各个层面融入人文化的主题思想,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为支点,设计与打造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学习工作空间,是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从小华盛顿客栈的服务谈起,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必须重塑图书馆精神,建立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从而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创造美好的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997.
文章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亚健康”的多元化社会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体制是导致学生人格缺失和精神迷惘的两个主要因素。最后,文章提出课内文本探幽入微,多管齐下立言立人,课外拓展务实求效,宽而不泛怡情养性是“唤醒人文情怀,回望精神家园”的良方。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即将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雏度有三:(1)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999.
“学得+习得”:对外语学习机制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外语学习应当定位于“学得+习得’。基于这一定位,本丈从语言学角度就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获得和语言输出四个环节考察了外语学习的内在机制,并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20世纪90年代的文艺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适应形势需要、融入外来思潮、建设文论体系这样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的情况看,90年代的文论建设总体上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