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交叉作用的文化。跨文化背景是民族院校的一大特质.多元主体特别是多民族文化主体的并存凸显主体间性教育的重要性。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和融合。在跨文化背景和主体间性教育的理念中进一步提出:新时期民族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需树立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目标。  相似文献   
102.
将主体间性的讨论扩展至人和自然之间,是可以基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论、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解概念以及马丁·布伯我-你关系论这三个理论依据的。他性不属于主体间性的讨论范畴,而主体间性研究并未抛弃斗争性的维度。主体间性的讨论走向审美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3.
从纳西索斯神话看“声音”的现象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神话里的爱情悲剧不胜枚举,而艾寇与纳西索斯的命运在揭示"声音"的现象学价值方面却具有独特的意义."声音"是主体存在的证据,声音只有在被听见时才有意义,而不说话的纳西索斯与只能重复别人话语的艾寇,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在"说"与"听"的互动中凸显的"主体间性",是爱情的可能性基础.失去了这一基础的艾寇与纳西索斯,注定永远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0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当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作为一种理论创新,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问题为切入点,从实现的模式、原则和途径等角度对诸多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期推动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合作学习是一种挖掘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间性、凸显生命的灵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体现对学生成长的人本主义关怀的一种学习新理念;它关乎学生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促进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针对中外文学研究史上受众关注中主体间性的缺失,结合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文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要求,本文从大众文学问题、研究文本问题、传媒平台问题和跨文化研究问题等四个方面,依据主体间性的理论。论述了文学研宛的受众指向。文章认为,文学研究是研究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主体性互动的结果,是广泛交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7.
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揭示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及其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影响。从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以主体间关系为纽带共同作用于教学资源,以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主体之间关系的中介是语言载负的社会历史文化。主体间性范畴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丰富性、建构性等,提供了一个阐释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08.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导入与"主体间性"思想相关的内容,之后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的教育理念确立,这就被称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非常有利于受教育的主题主体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可以很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得到提高,还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有效的实效。在各高职院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应当将相对单一的说教教学手段与改变灌输的手段相互结合,创建出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在施行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时,使三维实践教学平台等得以顺利的搭建。  相似文献   
109.
道德成本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范式的改革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大学语文主客对立教材编写范式存在以下局限:一是依照教化论文学观,教材和学生均失去了主体性;二是将教材定位为封闭的知识主体,将学生定位为被动的学习客体,双方形成主客对立关系。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必须打破当前的主客对立范式,构建新型主体间性范式:一是倡导审美主义文学观,恢复教材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二者的审美交流;二是将教材定位为开放的知识主体,将学生定位为独立的学习主体,双方平等交流、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