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秩序的扩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政策的演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的发展演进本身就是教育秩序不断扩展的过程。任何教育秩序的形成都不是单纯依赖某一个主体或者某一种方式来实现的,对于合法性、正义性和合规律性的追求构成了分析教育秩序的基本评价维度。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教育政策演进经历了基于效率基础上的合法性秩序、基于公平基础上的正义性秩序和基于质量基础上的合规律性秩序三个阶段。未来教育政策的发展正是建基于效率、公平、质量的协调发展之上的教育秩序形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关系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差别显著化的特征,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在这一形势下,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解决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性别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性别平等与公正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文章从性别政治的视角来阐述性别平等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揭示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严重性别不公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Gila Hanna 《Interchange》2000,31(1):21-33
Proof seems to have been losing ground in the second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despite its importance in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resent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ree specific factors that have lent impetus to the decline of proof in the curriculum: a) The idea that proof need be taught only to those students who intend to pursu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b) the view that deductive proof need no longer be taught because heuristic techniques are more useful than proof in developing skills in reasoning and justification, c) the idea that deductive proof might profitably be abandoned in the classroom in favour of a dynamic visual approach to mathematical justific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proof should b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and compatible with both heuristic techniques and dynamic visu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4.
国内现有的研究,多旨在澄清对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关系的误解,未能更深入探究两者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以较为先进的语言与文本批判方法对<圣经>的翻译和研究不仅为路德等改教家提供了新的神学思想的提出依据,他们基于基督徒立场在人文主义思潮下对<圣经>形成的新的体认更成为路德"唯独圣经"思想的重要基础.基督教人文主义在那个时代彰显的人文精神为路德改教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提供了先在的社会主题和直接的思想资源,路德以"因信称义"为支柱性理论的改教思想则以吊诡的形式继承并超越了基督教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5.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发展之合理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资源特点着手,分析了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特征;详细地从自然权利理论和黑格尔的人格理论来探究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合理性的本源,并基于知识产权制度架构中的衡量准则利益平衡论,进一步从社会的角度阐释了知识产权合理性;指出由于技术扩张导致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的正当缘由与现状,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立场,最后指出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平衡,反垄断法与信息资源开放存取成为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有效制衡与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utline some new developments in a mature research program that sees administrative theory as cohering with natural science and uses a coherence theory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to shape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Three main developments are discussed. First, the paper shows how to deal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say, leadership) where there is a demand that a theory needs to be context relevant, but also comprehensive. The solution is to allow context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comprehensiveness. Second, the paper develops an argument structure employing a coherentist epistemology for how ethical claim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Finally, the paper, drawing on research in neuroscience, argues for the relevance of emotion in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Contrary to the belief that emotion compromises rationali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essential for rationality.  相似文献   
17.
被动句包括意念被动句和被字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已取得丰硕成果。被动事件的表达决定于汉语使用者对事件的“正常—异常”判断,异常事件倾向于采用被字结构,而正常事件一般采用意念被动句。异常事件被字结构的语义特征具有双重性:显性的遭受义和隐性的认定义。在“被时代”语境下,近几年出现了新型被字结构“被+X”,从形式上突破了传统被字结构的“被+及物动词”形式。显性的遭受义使得形容词、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可能进入被字结构,而认定义的显性化,使得大量新型认定义被字结构产生。这种新型被字结构是在遵循句法—语义相宜性原则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刑法目的论解释的正当性,必须通过三重检验,即目的论解释的初步证成、目的论解释的深度证成以及目的论解释的结果考量,始能证成其正当性。目的论解释方法,集中体现了解释者的价值判断,因而其解释结论正当性的证成必须考虑价值判断客观化的问题,必须确认存在一个法官进行目的论解释时的价值判断空间,这需要通过初步证成来完成。通过对初步证成的分析与检讨,可以有效地提高法官确立目的的合理性,有助于刑法的正义与安定性的实现。在刑法领域进行目的论解释,应该坚持法的安定性优先,同时兼顾法的妥当性。理想的刑法目的论解释应该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办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恢复和发展,使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然而我国民办教育要得到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树立三大观念,即教育产业、教育公平、教育开放的观念,才能使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新手与专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杭青 《科学学研究》2003,21(6):567-573
在科学实践和生活世界中,针对某一个问题,面对两个专家给出的不一致的或相矛盾的专家意见,外行或新手是否能又如何能获得辩护地相信一个专家意见而不是另一个专家意见,本文给出了这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