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周洁 《科教文汇》2011,(23):139-139,161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学习词汇,探讨词汇教学的方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词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语言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英语主要变体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英语离开英国本土来到其他国家之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产生了许多变体。这些英语地域变体虽然传承了英国语言,但在新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大量创造与借用新词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英语变体受到了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自然环境对英语主要变体(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的影响,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变迁.领悟自然环境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能了解一些英语文化,加深对英语词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东北方言研究中,学界对吉林方言词汇关注不够,仅有的成果多停留在描写层面上,其词汇的独特价值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挖掘。因此,在既往基础上,对通行于吉林区域的特色方言词语进行例举、集释依然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文章共收列吉林方言特色词语33个,对其粗略释义、归纳成词特点,并进行理论性解释,以期对普通话的更全面推广、吉林方言词汇的进一步研究做点有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江油是李白故里,隶属绵阳管辖。由于地域、经济、人文、政治、历史、风物等的不同,使李白故里江油方言在词汇、语法上都表现出与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使方言与共同语各具风格,又相互补充,形成了言语表达中的更多选择和丰富色彩,是多样性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江油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相较语法的差异要多一些,词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事物的名词称呼、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上。江油方言的语法结构规律和普通话基本相同,仅在部分虚词和词序的使用上有些区别,表现出江油方言的特色和风格,进而表达为方言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15.
面对长期以来结构主义等学派在发挥巨大积极作用同时又具有深刻消极影响的状况,当前的汉语词汇研究,最好能突破结构主义框架,走出结构主义走势,回到最为根本之处,开启多维视角而突出人与生存空间互动这一主要视角,确立多层目标而突出认识民族"人"这一最高目标,拓展多向思路而突出"认知—解释—文化—哲学"这一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韩保宪 《科教文汇》2012,(20):134-136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以应试作为教学目的、脱离语境教授外语、使用不真实的语言材料、过多而且单一地依赖词典、缺乏对语用能力的培养等。本文就语用学和词汇语用学,母语为中文者的我国英语教育的缺失,以及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中的语用学问题,做一简要探讨。以求改进目前我们的外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同形异"是汉语方言词之间的主要差异。主要以广东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粤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潮州、广州)词语为例,分析了"实同形异"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Sentiment lexicons are essential tools for polarity classification and opinion mining. In contrast to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at only leverage text features or raw text for sentiment analysis, methods that use sentiment lexicons embrace higher interpretability. Although a number of domain-specific sentiment lexicons are made available, it is impractical to build an ex ante lexicon that fu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usage in endless domains.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ly train a vanilla sentiment classifier and adapt word polarities to the target domain. Specifically, we sequentially track the wrongly predicted sentences and use them as the supervision instead of addressing the gold standard as a whole to emulate the life-long cognitive process of lexicon learning. An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trade off between searching for new sentiment words and updating the polarity score of one wor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everal popular datase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for a variety of domains by mean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ntiment lexicons. Case-studies also illustrate how polarity scores of the same words are discovered for different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文章从象似性分类的角度系统阐述和分析英语语法词法和句法中的象似性现象,并予以举例说明,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致使是汉语动补复合词的重要特征。动补复合词到底是在词库内还是句法层面上生成的,其致使性特征又是如何核查的,这些问题引起了生成语法学者的关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在评介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汉语动补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探讨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考察结果表明,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致使性特征似应视为句法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