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382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32篇
综合类   30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82.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83.
高校学分制条件下的学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有利于学生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学分制条件下学风建设易出现班级概念淡化、学生个性极化、学习纪律松驰等问题,要建设优良学风必须强化导师职责、督促教师率先垂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严明考纪。  相似文献   
84.
《文选》诗以"类"相分的形成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之前的总集录诗或学理论诗,多以“体”相分,而《选》录诗首创以内容之“类”相分《选》诗以“类”相分,或起自乐府分类,或受到类书影响。《选》之后的类书及诸总集,如唐代类书《艺类聚》、《初学论》及唐代总集《馆词林》、宋代总集《苑英华》所录诗,都是以“类”相分,印证了《选》诗以“类”相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学情态是学作品所蕴涵的情感运动形态,能表现或暗示情感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因而颇具人本主义思想,也颇具研究价值。还因它对人影响很大,故我们理当正确把握它。  相似文献   
86.
文学批评中语体风格的不同表现取决于批评家的“写作”姿态,批评家对于文学观念、人格追求、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不同侧重导致了文学批评在语言色调和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可以看出,批评的语体风格是由“叙述”性走向了“描绘”性,从语体风格所体现出来的视角特征中,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批评家的“写作”姿态,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促使批评视角转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7.
“文人画”代表着中国画的发展主流,一千多年的发展衍变,经久不衰,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文人画的发展轨迹是一个创新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没有理由在文化复兴的今天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88.
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文学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充分体现了自由性和灵活性。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形成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符号,使人们在文学的艺术殿堂里,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9.
17世纪末至 1 8世纪在德国兴起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注重文化淡化政治、强烈的文化自卫、自我矛盾、浪漫主义和抽象模糊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政治幼稚和封建主义强大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0.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