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3844篇
科学研究   2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51篇
综合类   251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理趣"诗是宋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历来褒贬不一.应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审视三个方面对宋代"理趣"诗进行文化阐释,通过整体观照,给予宋"理趣"诗一个客观公正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92.
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其最主要的表现是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二元哲学的反对,即反对哲学从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出发,主张从人和自然统一的人类世界现实出发进行哲学思维。究其原因:1.它同人的生存方式有关;2.这是哲学本质意义的体现;3.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化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4.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哲学必须立足于现实。  相似文献   
93.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94.
资本为原则的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资本不仅仅是统治社会的最高经济权力,而且是统治全社会的最高社会权力.资本的基本属性,支配着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目的,决定了社会生产构成要素的存在价值与属性,彻底地剥离了它们的感性特质.  相似文献   
95.
汉代《诗经》解释学与阴阳气论哲学、感应哲学密不可分。以汉儒解释《旱麓》《灵台》二诗诗句时所言君王"德及鸟兽鱼鳖"为例,其意义与《吕氏春秋》中言商汤"德及禽兽"而"网开一面"不同,非指君王某一具体行为惠及鸟兽,而是指在天地人同具阴阳之气的基础上,君王之德与自然之气同类相感,在此意义上泽及鸟兽鱼鳖。  相似文献   
96.
本文试从司空图的生活环境和诗学背景重新认识(诗品》的价值,主要从创作的观察体验、艺术人格的修养、审美态度的形成、艺术境界的生成、艺术结构与语言的安排、风格的造就等方面,发掘其理论意义,认为该作的生成是对唐人诗学创作经验的隐性总结。  相似文献   
97.
文章通过探讨哲学对西方语言学塑造的影响,探究出语言形成的规律,并结合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来指导语言学的学习,也为语言的主体性教育哲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Hegel’s theories of language on second language (L2) teaching. Three among the various concepts in Hegel’s theories of language are selected. They are the crucial rol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primacy of the spoken over the written form;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of form or grammar. Applying these three concepts to L2 teaching results in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irstly, there should be more emphases of the goal of L2 learning as achieving intersubjectivity. Secondly, the teaching of spoken language should precede the written form. Thirdly, in L2 instruction, the teaching of forms, or rules of grammar or mechanical practices, should be treated as another major goal. The final recommendation is that culture learning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99.
宋代楚辞研究上承汉代,又受到当时诗文革新运动和理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浓重儒学色彩。宋代的楚辞研究更重视义理的阐发。比较重要的研究者有晁补之、洪兴祖、朱熹等。  相似文献   
100.
孟子以人与禽兽之别来规定人性,强调人性为善的道德自觉。人的"类"意识内在地规定了人性具有善的可能性。统治者从这种善性出发,推行得民心的仁政,就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仁政包含了政治、经济、教育、人事等具体内容,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