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教育   3483篇
科学研究   126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41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4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户自然和社会属性对网络搜索中语言使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用户的自然、社会属性对用户在搜索中使用检索语言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作探索性研究。综合网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和用户参与对比实验法,得出性别、年龄、学历和专业教育对用户语言使用影响的结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认清搜索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而可以以此建模,改善搜索引擎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2.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产流失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文献型国有资产的现状和流失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高校图书馆文献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控制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43.
文献传递过程中的法律冲突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论述了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图书馆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数字图书馆为例,从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入手,分析了现行的网络信息法规和著作权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适用性问题,指出了现行著作权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我国著作权法制建设应以效率为导向的观点,采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授权要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著作权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5.
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0):38-44
对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经济学审视,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重点探讨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信息资产的产权界定与产权交易、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合理期限和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使用这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46.
关于实行公共借阅权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蓓 《图书馆杂志》2004,23(1):7-9,43
本文从公共借阅权的基本定义和发展过程出发,着重探讨了实施公共借阅权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实施公共借阅权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并阐述了笔者对公共借阅权在我国是否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论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归纳了当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8.
由马海群教授撰写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和开拓创新内容的学术专著。它分析了网络时代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的社会价值,开拓了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和信息管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初步构建了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理论,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虽现行《保险法》第12条第6款对保险利益下总括性定义,但该界定模糊,导致对保险利益的理解不一致,在具体适用时,争议颇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难以把控,易将保险利益界定扩大或不合理缩小。故应对财产保险利益的范围明确列举,采取法定权利人、占有人、管理人以及合同主体的分类列举方式;人身保险利益的范围增加具有法定保险利益的人员,将各国所普遍承认的合伙人、债务人等与投保人具有商业利益关系的相关人员列入,同意原则需加以被保险人书面同意方式的要求;同时,为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增加对保险利益转移和消灭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