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篇
教育   447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1.
王晶蕊 《海外英语》2011,(11):65-66,68
基于概念隐喻在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普遍性,该文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隐喻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该文重点阐述了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促进词汇习得、篇章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彬 《铜仁学院学报》2006,8(5):21-22,34
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中,有一些似词非词的语言现象,这类词被称为“离合词”.离合说是指运用扩展法认定有关复合词具有“可离可合”的特点的一种语法分析理论.但笔者认为事实上无离合词.笔者将从扩展法论述该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的分类及存在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类现象,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定义就是语码转换,即精通双语或多语的人们根据不同交际场合的需要进行不同语言的转换。同时这个概念也延伸到不同方言的转换。本不仅阐明了语码转换这个概念的定义,还将语码转换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最后提出了语码转换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极",在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教师的描述历来形形色色,譬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春蚕"等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的反思,阐释了教师的隐喻性陈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说"一寸肠"     
唐人的习惯用语“(寸)断肠”直接来源于东晋南朝的流行用法。从东晋开始,“(寸)断肠”是一个带有佛教内涵的用法,而唐代用“一寸肠”指代自己亲骨肉的用法,其来源是东晋佛教译经中的“穷肠子”。对这两方面,历代辞书均未涉及。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天气词汇进行分析,发现英语天气词汇在隐喻中,通过词性的转化,把抽象的、笼统的、概念性的行为转变为清晰的、具体的、立体化的意象,同时把所属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的意义进行链接,使其语义得以泛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日语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意义复杂多变,根据不同的动词类别和语境可以表示非时态、时制和体态的意义。这些用法和句末的语法规则关系密切,有些可以直接套用句末的语法规则,有些则不然。此外,日语中表现时态的其他语法形式如テイル形,与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的使用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至清三个时期的“比”字句均能表示平比、较比、差比三种比较关系,结构丰富,各有特点。“比”字相应地为等比动词、一般行为动词、介词。三种“比‘字句在各个时期出现频率的高低,标志着它们各自地位的不同,勾勒出“比”字句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比喻性表达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它们在表达上所用的比喻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分析比较比喻表达的异同,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作"字词组与"做"字词组混用情况严重。一般如是实义动词应用"做"字,如果是当"作为、当作"讲时用"作"字;"作"字词组后面通常是抽象名词做宾语,"做"字后面则是具体名词作宾语;"做"字词组和它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词组时,它的及物动词含义及语法功能特别明显,而"作"字的这一特征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