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佳白是活跃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舞台上的著名传教士。他与袁世凯相识于维新时期,视袁为维新人士,格外推崇袁世凯在新政中的政绩。袁世凯积极拉拢传教士,向外界昭示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获取列强的支持。李佳白则极力支持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并为其专制行为和复辟帝制辩护。李佳白与袁世凯的关系折射出庚子事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教士对袁世凯和辛亥革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42.
近代湖南绅士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儒家文化怀有特殊的感情,加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成功,更加助长了他们护圣卫道的文化意识,他们痛恨洋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征服政策,痛恨洋人的侵略和掠夺。他们以谣言唤起人们的仇教激情,以书文揭帖作为反教的宣传工具,广泛动员了湖南的社会力量,开展了连绵不断的反洋教运动。  相似文献   
43.
传教士怀着极大的热忱和虔诚的信仰以大无畏的勇气只身来到鲁北的穷乡僻壤安置“十字架”,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的宗教在这块土地上很难打开局面。民众一方面出于各种动机对传教士兴学、施医、赈灾的举动抱有好感,这给了基督教教士扎根乡村的信心;另一方面,又对基督教的征服性、政治性、排他性,乃至附于其上的异质文明采取冷淡、怀疑和斥拒的态度。对待基督教截然相反、前后迥异的行径就是鲁北乡土民众对基督教矛盾心理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44.
在近代,广西是西方教会在华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域,教会与民众之间冲突激烈、教案频发成为近代广西社会的一大特点。引发冲突和教案的原因很多,包括中外战事带来反教的连锁反应、传教士购置土地引发地产争端、劫匪引发事端、传教士对民间习俗的忽视以及绅民维护传统礼俗引发冲突,等等。了解近代广西民教冲突和教案发生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广西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46.
近代中国教会特殊学校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近代教会在华特殊学校事业的兴起与教育制度特点,及其时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作用。认为虽然传教士创立教会特殊学校在客观上却带来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提高了中国民众时特殊儿童的期望值;由教会特殊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独立意识,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近代中国民办特殊教育的先驱,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美国第一位来华医药传教士伯驾在广州设立了眼科医局,在为中国民族施教行医的同时,传播基督教义,开创了医务传教的方法,并组织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务传教会———“中国医务传教会”。伯驾的医务传教活动,促进了广州的西医事业的兴起,也为美国政府侵略中国提供了服务。  相似文献   
48.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甘肃传教述论(1878—192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圣母圣心会在甘肃传教的三个时期:韩默理主教时期、陶福音主教时期、费达德主教时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该会清末民初在甘肃40余年的传教活动。  相似文献   
49.
联系甘肃近代社会的特点,论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甘南各地的传教活动及基督教没有在甘南广泛传播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