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教育   6593篇
科学研究   72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31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917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991.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992.
作者实践一种新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英语精读课的学习观念,培养其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水平,进而为英语精读课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经过对实验前后三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教学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篇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语篇分析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更注入了新元素,相对传统的精读教学提供了新视觉,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对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写作水平和翻译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读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读经教育在我国已成为社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将经典称为名著(Great Books),认为名著代表了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永恒性,并提出了“名著”课程观。借鉴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我们可以从读经的价值、读经的选择和读经的方法三个维度得出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95.
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朗读、阅读及开展课外活动入手,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加强语言学习质量,提高语言规则学习速度,关键在于强化输入语言材料。同时让学习者接受所学语言的文化模式,主动适应该模式,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997.
教学大纲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国内的各种语言测试中,阅读所占的比重皆在40%左右。而学习者的阅读动机却不强,不愿意多阅读。本文旨在探索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动机,最终为他们打好基础,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998.
构建合适的听力教学模式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阅读能强化学习者的宏观结构意识,背诵能促进学习者的知识积累,听说能激发学习者的浓厚兴趣,训练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999.
"言志"说与"摹仿"说出自中、西方不同的诗学话语体系,在美学内涵和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都很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其终极价值关怀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为人生而艺术"的.  相似文献   
1000.
The role of spelling recognition was examined in word reading skill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dyslexic and nondyslexic children. Dyslexic and nondyslexic children were matched on their raw word reading proficiency.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lling recognition and the following were examined for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verbal ability, working memory, phonological measures, rapid naming, word rea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Children’s performance in spelling recogni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skills in word rea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gardless of their reading disability status. Furthermore, spelling recognition contributed significant variance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both dyslexic and nondyslexic children after the effects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rapid naming, and word reading proficiency had been accounted for.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role of spelling recognition in reading development for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y are discussed using a componential reading fluen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