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12097篇
科学研究   1230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356篇
综合类   68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3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1178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250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787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环境在应然的层面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然的层面上,各高校情况参差不齐。这种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有人为性的因素,当前的出路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求统一而又极具操作性的“刚性制度”保障,推进先进教育个案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92.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科学分析,指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还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方案,规定了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3.
实践具有一种各时代共有的最古老的昂原始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意谓着一种对现状的变革;实践引起的变革必然包含富有挑战性的结论,实践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94.
邓小平同志生前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清晰可见其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脉络。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抓住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民主政治,并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始终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将其贯彻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践与探索之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必由之路和立足点等方面理论成果,事实上建构起“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95.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6.
民主政治决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治人的理论预设有助于政治决策领域的分析,如同经济人一样,政治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也会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治收益大于政治成本是政治人的理性预期和根本目标。然而,在民主政治中,政治人的这种预期容易滋生滥用权力的倾向,阻碍民主政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7.
文章重点论述了成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强调德育工作是实现培养合格人才任务的根本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该论文从分析成人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成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8.
任江林 《中国德育》2007,2(11):36-39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心的主要表现是:遗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淡化学校老师的教导之恩,忽略用人单位的知遇之恩,冷落社会的关爱之恩。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9.
辛亥革命具有政治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传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辛亥革命推翻了东方的帝王专制,造就了中华民国,变更了中国政治统治的合法基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引进了国会、宪法和总统等西方的新制度文明,引起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型态,造成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带来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00.
如同“人生来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世界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也十分珍视国家“生来自由平等”,近400年的国际关系史,就是各主权国家追求主权平等,独立自主的历史。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加速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步伐,但其进一步发展仍面临许多障碍。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含义、发展历程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阻碍因素,论述了几种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