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丰富的傣族谚语蕴含着傣族的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敬畏神圣的自然,其价值判断为依赖外在的万物,其行为准则为保护美好的生态,其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的家园。  相似文献   
32.
谚语是一种学形式。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字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谚语具有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和鲜明的民族性。谚语的翻译要求译忠实地表达原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保持原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民族特色、语言流畅,并有谚语味道。  相似文献   
33.
在总结大量武术谚语的基础上,分析中华武术谚语的文化特征。认为:中华武术谚语具有伦理性、经验性、历史性、保守性等文化特征。指出: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武术谚语进行科学定位,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34.
云南戏曲谚语总结并保存了大量戏曲艺术经验,记录了观众的戏曲接受心理和戏曲观、反映了云南戏曲的演出习俗,具有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云南戏曲的内容主要由戏曲艺术经验总结、表演习俗、观众评论组成,特别在戏曲谚语中表现出以德为先、惩恶劝善、情为主导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是一部简化了的云南戏曲史,对研究中原主流戏曲文化对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形成演变、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5.
歌谣与谚语是先秦社会两种重要的言语形态。《战国策》中歌谣、谚语运用的状况反映了战国时代歌谣与谚语的传播与接受。相对于春秋时期歌谣以集体演唱为主,战国时期的歌谣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展现个体内心世界为主。因此,《战国策》中的歌谣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它是展现人物冲突、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有的歌谣以丰厚的意蕴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相对于春秋时人的谚语,《战国策》中的谚语俚俗化色彩增强,说理效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36.
以蒙古族谚语为着眼点,梳理有关人际和谐相处的伦理教育功能,进而揭示民间谚语在现代蒙古族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蒙古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英语谚语作为英语语言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既凝聚了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华。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旨在更好地掌握和欣赏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38.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中大量使用修辞格,使之精练简洁、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39.
生存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的差异赋予了英汉谚语不同的文化意象。翻译不同英语谚语时应采取不同策略以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40.
汉英谚语存在着许多共同特点,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文章结合汉英谚语互译的典型实例,阐析了汉英谚语互译时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汉英谚语的互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