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礼貌现象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礼貌这一普遍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常常构成跨文化交际障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增强意识以便达到预期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2.
灵感与顿悟     
柏拉图的灵感说可以脂“神秘”来形容,反映了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观。而南禅宗的“顿悟”可以用“玄妙”来形容,接近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是一种自我的修行,一种机缘,能够刹那间发现永恒的智慧,从此超脱俗世,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这两种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3.
心理动词由于内部复杂,统一界定难度很大。文章尝试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类,并分别从形式上给出界定框架,然后对前者做了细分,将那些用法更接近于形容词的心理动词提取出来,且根据它们的特点设定一个框架。又在这3个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动词用法词典》和《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的心理动词作出判断和归类。  相似文献   
64.
在教育科学中,变量间的关系一般都是线性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线性相关性理论来研究教育科学中的某些问题,如教育测量问题,以讨论试卷质量的一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5.
阐述了明清时事小说的概念,其概念内涵包括名称确定、事件结束与作品问世的时间差、作品出现的独特年代。  相似文献   
66.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话语中的大学精神不同于西方话语中的大学理念,这两个概念之间不具有通约性,不能简单相互引用或转换,这两个词语的差异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中大学的心灵差异,精神和理念在大学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发生的作用、功能也不同。大学的健全发展既需要有高远的大学精神,又需要有切合实际的大学理念,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7.
王旖旎 《天津电大学报》2012,16(1):38-40,58
中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传统可以溯源于先秦。从旧时私学创办的形式里,可以看到丰富的现代开放教育的元素。古代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实施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等,均深有启迪。  相似文献   
68.
文学悖论语言可分为“奇异”和“反讽”两种形式。文学语言中,为追求语言的“超凡脱俗,”表达式的字典义和语境义常常出现偏离,偏离的极致便是对立,于是产生悖论。悖论是对立的语境在同一语言表达中的体现,理解悖论须从明确语境入手。  相似文献   
69.
侵占罪与盗窃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侵犯他人财物所有权的犯罪。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点。目前对侵占罪本质的理解,对“持有”的性质,对遗忘物的认定,对在特定场所犯罪的界定等问题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司法实务中认定具体罪名时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The 2013 U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predicts the middle classes of ‘The South’ a five-fold increase by 2030. Globalisation has resulted in national conceptions of business: education and identity being in flux. Emerging middle classes of the South are already embracing international forms of education for instrumental reasons of advantage and distinctio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curriculum continues to experience a strong growth in this area and appears to offer a globalised and international form of education, which may offer the chance of educating a global citizen,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is much valued for the relative advantage it may off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ata surrounding the rise of the South and explores the identity of the IB, as it exist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particularly the dilemma between its internationalist and the globalist outlook. The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facilitat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is paradigm, and the instrumental role it may play in conferring symbolic capital and distinction on this form of social reproduction. Finally,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IB curricula represents a pastoral (religious) component as is common in elite school systems, yet in its globalised form: secular and inclusive whilst equitable and distin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