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教育   1448篇
科学研究   4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4篇
综合类   163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的147个失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失球数量来看,本届世界杯场均失球数少于此前3届世界杯,从失球的区域分布来看,失球最多的区域是2区和3区;盯人不紧、定位球、未封住射门路线是失球的主要因素;从失球时段来看,上半场失球多于下半场,61~75min是防守相对稳定阶段,比赛75~90min是失球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6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确定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体育产业链上各关联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探讨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基准,对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当前制约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瓶颈"。分析结果认为: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主导产业,即,以重点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提升整个体育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3.
本文引入有向距离的概念,修正了Viviani定理,并把它推广到空间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64.
人口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甘南州人口流动可分为外流人口、内流人口、旅游人口等几种形式,诸如此类的人口流动对甘南州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认识人口流动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作用,并注意克服人口流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相对薄弱.但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西部地区可以凭借自身具有的资源禀赋,走特色体育产业发展之路,构建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6.
高效率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是衡量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沿用全球知识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将知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生产和转化两个子阶段,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效率视角对亚太33个地区的知识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地区中两阶段都处于高效率区间的只有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知识生产高效率但知识转化低效率;(2)尽管大部分地区在知识生产阶段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率,但知识转化效率偏低是亚太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3)上海知识投入产出结构的均衡性优于其他中国大陆地区,北京投入产出偏离程度较大,两阶段投入均存在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67.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企业升级理论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构建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知识吸收能力与中小企业升级关系的概念模型。中原经济区428份问卷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圈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技术协同和组织协同均显著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和中小企业升级,知识吸收能力在都市圈协同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8.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1982-2006年NOAA/AVHRR NDVI和2000-2012年MODIS NDVI两种遥感植被数据以及同期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对重叠观测时期的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对NOAA/AVHRR NDVI数据延长插补,分析黄河源区1982-2012年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海拔在3 000m以下和4 500m以上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差,3 000~4 500m地区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变化上呈增加趋势,但在2000年出现突变点,2000年之后增加速率约为之前的2倍;植被覆盖在整体增加的背景下,也存在零星的退化现象,而在西部高海拔和北部较干旱的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植被覆盖的增加仍存在着较大的年际波动,并不稳定;相对于降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属于热量限制型生态区。  相似文献   
69.
中国三大经济圈碳生产率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如银  邵天翔 《资源科学》2015,37(6):1249-1257
本文解析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1997-2012年的碳生产率,并将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分解为能源效率、能源排放比率和产业结构三方面。结果表明,珠三角碳生产率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且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12年京津冀的碳生产率仅为长三角的42%、珠三角的34%。三地区碳生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能源效率提高是推动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地区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因素的作用偏小,这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碳生产率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珠三角能源排放比率因素对碳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较小,贡献率仅为3.96%;京津冀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不明显,贡献率为8.02%。从产业部门看,第二产业对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对碳生产率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第三产业低碳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对蝶鞍区鞍周神经血管断层解剖及毗邻结构的研究,为视交叉及其周围结构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选用20例成人湿性尸体头部标本,利用断层解剖技术,对视交叉区进行解剖和观察视交叉及其周围毗邻关系,测量视交叉的大小和角度等,获取视交叉及周围毗邻结构定性定量数据。结果:横断层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的整体结构比较理想,上下毗邻结构较差;冠状和矢状断层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的整体结构较差,显示毗邻结构良好,尤其是垂体、海绵窦等相关结构的显示特别理想。矢状断层能清晰显示视交叉和鞍结节的位置关系。结论:建议蝶鞍区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形态、位置关系的变化采用横断、矢状、冠状扫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