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教育   2643篇
科学研究   126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289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陆迁  刘志峰  朱捷 《软科学》2006,20(1):24-26
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必然与地区投资差距相互关联。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地区投资差距,但这种差距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地区之间的投资差距主要表现为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差距,民间资本投资差距是导致地区投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资源科学》2020,42(4):649-660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3.
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识别及其解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理论回顾,指出了忽视RIS的外生性风险管理是部分地区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概念和因素构成,给出了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管理熵进一步构建了该耦合关系的量化描述模型,为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管理走向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我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计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各项现代化指标的重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估了各省市区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分级和分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整体特点及地域分异特点。  相似文献   
75.
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守红 《软科学》2003,17(3):41-44,51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对全省21个市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6.
区域创新系统(RIS)中科技企业的交互式学习如何与动态能力发生作用并影响竞争优势尚未得到现有研究的重视.基于“交互式学习→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科技企业的调查研究,在RIS情境中实证分析了两种动态能力,即联盟管理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在科技企业多维交互式学习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分别发挥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意义] 厘清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旨在指导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工作,帮助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方法/过程] 运用全局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进行测度,采用 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结果/结论] 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总体差距整体上呈缩小态势,超变密度构成了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在考察期内略有上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较高的省份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扩大,且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两极分化趋势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分析介绍了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况及成因,指出西部民办高校在适应西部开发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而西部经济的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器,为其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9.
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入学机会均等、缩小区域间人力资源存量差距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投入水平和校企合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依赖于资源要素的支撑,更依赖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件的优化。鉴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条件正处于U型曲线开始回升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实施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加大经费投入和保障力度,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优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0.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土地和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高原草甸区形成了畜牧业为主的土地经济模式,文化表现出浓郁的游牧特征;气候温和的坡地孕育了梯田稻作,宅田联系紧密,形成西南独有的大地景观;坝区土地适于耕作,逐渐发展起了水田稻作的土地经济模式,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西南各民族运用各自独特的智慧在多样的土地上创造出丰富的土地文化,使西南地区的聚落形态最大限度的与土地文化相吻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聚落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