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10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唐承财  赵宗茜  刘晗  周韶睿 《资源科学》2016,38(7):1297-1307
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运用PPT情景模拟、个性化订制、深度访谈的方法,让游客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边境旅游要素进行线路组合,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属性分析北京居民对丹东、喀什、满洲里、崇左、西双版纳这五个边境旅游城市的选择行为,找出影响北京不同属性的居民选择边境城市旅游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不同因素均影响北京居民对中国边境旅游城市各类旅游要素的选择行为。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个性化订制式入手分析边境旅游营销路径,然后分别以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收入、不同年龄的旅游者为三个目标,分析中国边境城市旅游市场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82.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16,38(3):439-449
中国正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合理引导和控制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至关重要.文章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经济特征的经济距离权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高-高集聚区;生活能源价格和城镇人口规模是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又以生活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别化的能源政策,同时优化能源价格机制,积极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8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如何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研究的焦点。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其农业人口占相当比重,研究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变动,分析深层次的问题,对促进山西农村居民消费提出建议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4.
杨鑫  穆月英 《资源科学》2018,40(5):1026-1039
食品消费需求通过食品供给影响农业水资源消耗。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收入影响人均食品水足迹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水足迹变化,其次对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进行测算与地区比较,最后模拟居民收入和食品价格对人均食品水足迹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①随着收入增加,各类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而瓜果、乳品等高水足迹食品消费量增速较快,二者使得2012年人均食品水足迹达到521.0m3,其中东北和中部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速度最快;②西、中、东北和东部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分别为0.754、0.726、0.708和0.670,其中粮食、肉类和瓜果水足迹价格弹性相对较大;③居民收入和肉类等食品价格同时增加一定比例,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水平较低,表明收入增长下部分食品的价格上涨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2016年人均食品水足迹实际值和模拟值对比表明,较大样本量下利用QUAIDS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85.
采用陈会昌编制的气质量表对甘肃省各个市级区域2764名城乡男女居民的气质类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域居民的主要气质类型为混合型,典型类型分布中胆汁质和抑郁质较多;河西居民的抑郁质人数明显高于河东居民,并差异显著;农村胆汁质的人数明显高于城市人数,且差异显著;天水地区气质类型中抑郁质居民人数要高于其他几个地区。甘肃历史是一部民族杂居、建制多变的历史,甘肃地理环境以高原、大漠、戈壁为主体,数千年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杂糅,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甘肃人的性情直率、脾气暴躁又敏感沉静、反应缓慢的气质特征。就个体一生而言,气质是一个超稳定结构的生理心理特征,但不是完全不变的,经过数十代人的纵向生物进化和文化积淀,不同族群的气质也会随之发生群体接近现象。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于甘肃人的气质性情与当代商业化、信息化社会性格要求的矛盾,其中的机制需要我们通过省域相互刻板印象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6.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与城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广州市云景花园社区的部分居民为 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锻炼场所的选择、锻炼时间安排、锻炼频次以及锻炼项 目选择等方面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的 水平;选择营业性健身场馆与相对固定的锻炼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的频次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相关;首选球类运动和场馆健身运动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平 均水平。  相似文献   
87.
深入了解农村社区居民锻炼动机有关理论有利于掌握其锻炼动机类型及锻炼行为初衷,对制定农村居民锻炼动机量表和有效控制农村居民锻炼动机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考查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包括体育人口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宣传和组织管理特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利用特征以及群众体育资源特征。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贫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甘肃城市居民的贫困,从整体上看,除极少数绝对贫困外,大多数则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城市贫困群体的产生,既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微观个人因素的制约。因此,现阶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城市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居民脱贫解困。  相似文献   
90.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人口聚集,地缘相近,文化同源,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能力强,市场潜力巨大,是国内外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客源地。研究长株潭居民的旅游休闲频度、出游方式、旅游消费水平、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出游时间选择等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