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866篇
科学研究   17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4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金泉 《家教指南》2001,(1):151-160
1989年敦煌莫高窟B59窟发现了古韵书《排字韵》二叶。此韵书不见载,与《广韵》等比勘,当为唐五代以后的韵书。《排字韵》残存二叶52行,分韵依稀106部,是《广韵》略本之一种,并以《广韵》作了校补。  相似文献   
42.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记忆单词有一定的难度,记忆英语单词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学实践证明,有些英语单词具有相似或相对的特征,记忆意义相对或相近的事物,比记忆不相联系的事物的效果要好很多。由此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相似文献   
43.
德里达的文字学理论认为没有外在于文字视野的意义,否定一个悬置于文字之上的超验所指的存在,意义是在文字的嬉戏中生成的。这一系列观点与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庄子的某些思想有契合之处。该文通过对德里达理论的分析,寻找其与庄子思想的某些相近处,希望揭示中国古代哲学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语言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44.
受客观世界、认知主体、语言运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多义词词义聚合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联系,可以循着这些规律对多义词加以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45.
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世界语言文化丰富多元的格局下,不同语言的变体使用与传输有利于增进了解,有助于不同的使用者构建和表达不同语言的文化价值.文章从Taikonaut一词切入,考察其在多元语境下的变体,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词语创新和基于翻译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6.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级形态与必然趋势,以面向老师与学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在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全面感知外部环境,能够支持教学管理、评价与智能决策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使用引文可视化工具CiteSpace提取智慧校园相关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构建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对智慧校园研究相关热点进行分析,发现智慧校园的研究存在着诸如数据保护力度不足、缺少评价研究等问题,所以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发展评价研究、保护数据隐私等,将智慧校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以实现更有效、更高效的教与学。通过对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总结出智慧校园的研究呈增长型趋势,并且有从理论知识研究转向实践应用研究、管理与评价范畴研究逐渐显现的趋势,智慧校园将随着技术的更迭、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47.
日语教学中常见语音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生在学习日语语音发音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日语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分析研究在日语教学中常见的语音错误,找出其原因所在,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改善我国学生的日语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48.
通过时词类活用理论的反思,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王力先生词类活用理论,提出建立新理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邵阳县(塘渡口)方言的动态助词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在重视中心城市的方言语法研究的同时,边远地区的语法与同一方言区中心城市的语法也值得去研究。  相似文献   
50.
"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从来”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论在否定句还是肯定句中,说话人对前文或隐或现的某种个人看法或公认看法的积极否定提供了“从来”句的语用前提和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