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374篇
科学研究   289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208篇
信息传播   34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主要由于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和自身素质限制,征地后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突出,影响了城市化的正常进行.需要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就业培训和政府制定有关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2.
我国法学领域对“亲亲相隐”一直持否定态度,但“亲亲相隐”并不必然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本文从分析我国“亲亲相隐”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当代国外刑事立法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犯罪行为的可罚性理论,以及现代刑法应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等,阐述了在刑事法律中适当引入“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及其进步意义,并在结尾就如何引入这一原则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3.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用语不多却能尽显音乐的妙处,把无形的抽象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为此,诗人们采取了许多手法。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几首诗歌以期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4.
彭富春先生的《文学:诗意语言》一反传统文学探讨的模式,在中西思想的边界上深思了文学的本性,这对哲学以及文学均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当下如何真正走向文学自身,从而建构现时代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彭富春先生思想的苦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5.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从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方面突出强调一个“情”字,提倡道德教育要关心人的情感,要求道德主体从自己的内心体验,过渡到体贴对方的心情;强调道德主体“自德”精神和行为,对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不起诉制度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之一,研究我国不起诉制度确立的经过、不起诉案件的法定条件、裁量权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及现行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城堡”与“迷宫”-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论集》共收仵从巨十余年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13篇论文,《论集。作者以勇敢、严谨的态度,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学术领域,满怀对人间关怀的激情,用坚持真理的精神,走进萨特、昆德拉、冯尼格、海勒等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的“迷宫”式的“城堡”,对其强烈的关注“人的存在”的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创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在众声喧哗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界显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8.
当今世界潮流汹涌澎湃,全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面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新世纪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只有思想统一了,行动才能统一,才能形成一个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创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9.
This paper explores four students' attempts at teaching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classroom during their initial student teaching practicum, including their struggles and successes. When pre-service teachers enter their initial practicum experience they are confronted with differing teaching philosophies of their own, their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their school mentors (Sullivan, Mousley & Gervasioni, 2000; John, 2001; Fu and Shelton, 2002). Within this situ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struggle to find their own niche of teaching science and learn to reflect as both learner and teacher (Kelly, 2000). Our goal as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is to help pre-service teachers have an easy transfer from personal university experiences to teaching science in the re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while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newly learned teaching strategies (Segall, 2001). This work adds to and helps guide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in identifying difficulties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methods courses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110.
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 ,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在认识的途径上 ,提出可分“见闻”和“思虑”两阶段 ,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反对“见闻”和“思虑”之外 ,别有所谓“德性之知”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知行兼举” ,强调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当然 ,其认识论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