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521篇
科学研究   2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0篇
信息传播   3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陈海燕 《海外英语》2011,(10):178-181
There is a natural tension between Literal and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has been going on now for two millenniums. We must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L) and accurate in our translation but flexible enough to communicate naturally to the target language (TL) readers. While it may seem hopeless to truly communicate with al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with the growing global economy and the more interdependent we become,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t we continue to try to blend our thoughts and hearts together. So with foolish confidence and wise trepidation, this paper will wade into the age long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d teaching, attempting to reconcile the theories of literal or semantic and free or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theories.  相似文献   
42.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对递进性差比义构式进行全面考察,将其分为A、B、C、D四种变式,并对各种变式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该构式的成因进行认知范畴的探索,给出合理的解释。非典型的构式(D式)发生了“质变”,表达“遍指性非差比义”,而这个构式义无法从“一M比一M”中推导出来,因而是更典型的构式。指出遍指性非差比义其质变的根源在于“量级序列”的缺失,“比”的原型义虚化,从“实比”演化为“虚比”。  相似文献   
43.
运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想"与"考虑"的义项进行描写和辨析,发现被已有工具书释作同义词的"想(1)"与"考虑"实际上只有一个义项相同:"思考"义。此外,"考虑"还有两个义项是"想"没有的:一是"把……考虑进去(使……成为思考对象)";二是"顾及",同为"思考"义时,二者亦有细微差异:"想"带有[+想象]的义征,"考虑"带有[+强度大]的义征。这些语义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用法上的种种不同。不懂这些语义差异是造成留学生混用这对词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考察"得"字句的限制条件。语义上,补语所表示的结果、状态、程度等必须缘起于"得"前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句法上,否定式补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主要动词带的补语、二级补语等不能转换成状语。重动句的谓语动词通常不能是非自主动词;补语语义指向动作的重动句是否表示惯常性的行为要视整个句子的情状而定;动作行为为旧信息时一般不使用重动句。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递系式的四个结构成分,分析了N1和N2在递系式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及V1和V2在递系式中不同的句法作用.本文认为,N1和N2是动核V1的两个语义角色,并且它们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V1和V2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V1是递系式的中心语,V2是递系式的补充成分.N2与V2不在同一句法层面上,因此不存在句法结构关系,也没有直接的语义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6.
对英汉复句组织特点和英语定语从句与汉语的形容性修饰成份的语序进行粗略的对比 ,分析了翻译英语定语从句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简要论述了其译法。由于英语定语从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起着不同的功用 ,译者常须根据句间句群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与汉语规范重构汉语译文。  相似文献   
47.
汉语数字的模糊语义与翻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数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计算,但在民间语言和学作品中,数字常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这是数字的模糊语义现象;这种模糊语义的数字具有比喻或夸张的修辞功能,我们根据语义等值和功能对等的理论,探讨汉语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8.
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发生泛化,由单义变为多义而进入普通词语的行列,这是汉语词汇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重要表现,其特点是突破原有语义内涵,指称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专业以外。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途径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相似引申的方式。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泛化具有集中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功能。  相似文献   
49.
许青 《怀化学院学报》2004,23(6):127-130
结合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和模糊集合理论,探讨语义的模糊性。分析语义范畴模糊性背后的认知理据,并对范畴外延不确定性、语义交集现象、模糊分界的相对性以及模糊语义扩大的方向性等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0.
从蕴含和预设的角度对"差点儿"的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差点儿"的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并从预设的角度解释了羡余否定现象的产生.通过和评注性副词的比较,指出"差点儿"是介于描摹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之间的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