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构成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两者的产生机理差异导致了针对两者不同的转移战略选择。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重点在城乡“中间带”。  相似文献   
32.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欠发达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在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组织输出和管理方面与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输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会有较大的发展,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政策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3.
随着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和科技水平提高,“股东至上”模式下的公司治理体系已经不太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现行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分析,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对公司治理进行了改革设想,认为企业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充当公司治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进朋  钟文静 《软科学》2007,21(2):124-127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后继乏力,城市和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使得我国小农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趋尖锐,农业劳动者的资源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工业品需求的扩张和就业的扩大,进而又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宏观胶着状态可通过微观主体重塑,即农业企业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在一个企业内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同时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此,政府必须给予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35.
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额究竟有多大:1993-2002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乾  何建敏 《中国软科学》2004,(8):74-78,33
中国和美国对双边贸易不平衡额问题的估计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已逐渐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2002年中国数据显示对美贸易顺差为427亿美元,而美国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二者的差距高达604亿美元,那么哪组数据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二者都不完全准确。本文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从计价方法、香港转口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平衡额数据提供了估计。  相似文献   
36.
由于户口制度、基本商品的配给制及政府的职业分配制度,限制了自由择业和自由移居,所以形成了人为的二元经济现象,城市人口的人均真实收入比农村高得多。要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7.
走私物品有其市场是因为购买走私物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走私的存在影响国内生产供应,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竞争,减少财政收入,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它是危害极大的犯罪行为.高额利润的存在是走私经常发生的根本原因,体制不健全,打击不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治走私的对策是制定合理的进口政策,营造公平的国际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对走私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3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依据年龄进行分类 ,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 ;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 ,既立足当前 ,又考虑长远 ,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 ,是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相似文献   
40.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觉醒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