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406篇
科学研究   242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6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关系到政府的办事效率,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形象。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亲民政府,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2.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其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是:评价要以帮助幼儿发展为主要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应多元化;评价是情境化的,是幼儿学习情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3.
鲁迅的社会发展观是其在"进化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内容则包括: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立人"观,"拿来主义"的开放观等。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对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课程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而两种课程范式又有其不同的师生观,这两种师生观的比较对我国现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从学生观、教师角色转变和师生关系转型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6.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是信息时代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最具代表性的产物。CAI的广泛运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使然,同时,科技的发展又为新技术(包括CAI)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本文就国家高等教育重点课程化学类教学软件的现状及展望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7.
作为整体或系统看待的事物都是可以解析和重新融构的 ,都具有析构性。析构性是事物基本的属性之一 ,把握事物的析构性有助于对事物整体形成科学的认识。通过对事物析构度的认识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析构性。而析构观的运用将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对事物形成科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对事物实现优化控制与调节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各方面的工作都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而展开,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深入分析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新型价值观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新型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此研究以价值观辨析学派理论为依据,以403名10—16岁儿童为被试,以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用“认知判断”、“内心体验”、“情感分享”、“行为倾向”、“行为重复”五项指征考察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在诚信价值观方面的状况和特点。结果表明,他们已经具有了认知判断、内心体验、行为倾向、行为重复倾向的4项指征,但没有表现出具有情感分享的指征;在认知判断、内心体验、行为倾向3项指征上,16岁的高中学生表现出低于小学、初中学生的倾向;一般情境和角色承担两种投射情境、有无诱因两种背景都会影响他们在诚信价值观有关指征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50.
中西方新闻负面报道上存在着差异。西方新闻热衷于负面报道,中国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处于次要地位。即使是负面报道,其报道的视角、价值取向与西方也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从新闻思维、媒介体制与法制以及文化观念三个方面比较、分析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