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72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利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历史性”原理,通过对近代侦探小说译介的个案分析,指出本的读解存在历史性误读,而本读解的历史性又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
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方便.但Sperber & Wilson在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能更有力的解释隐喻,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究其实质,隐喻的相似性正是最佳关联性在隐喻中的表现,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的相似性,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3.
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振彬 《培训与研究》2005,22(5):99-101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Halliday(1985)指出,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语法隐喻方式有助于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它增强了语篇的语义联系和关联度。  相似文献   
24.
王鸣盛是卓然有功于清代学术的考史名家。在广泛校勘史籍的基础上,王鸣盛对十九史所涉及的一系列史实疑点条分缕析,贯穿会通,综合研究,解决了很多典制上的千古疑难,并提出了不少独创性的、为后世广泛取用的史学见解。其考史取证严谨,方法科学,内容广泛,对清代考证学日臻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丰富的考史成果为后人研治古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25.
隐喻·文化·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本文介绍两个相关的隐喻理论 :塞尔的隐喻语用学理论 ,雷科夫和约翰生隐喻认知学理论 ,同时论述隐喻与文化的关系 ,指出文化的研究对于隐喻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语境、隐喻与听力的关系,从话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三个层面阐述了语境、隐喻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作者认为这种运用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具有指导作用,可促进他们对英语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30.
本文就作者所搜集到的王茂荫的著述,在经过缜密的考证后,分别就刊刻过的《王侍郎奏议》 篇目和新发现的王茂荫奏议、书札、诗词、课稿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述,同时还介绍了王茂荫著述的序言、传 记资料、生平资料、家世资料和其它资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