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翻译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翻译理论研究则需要实证。翻译中存在可译性和不可逆性,可译又可逆是翻译的科学性的一面,可译不可逆是翻译的艺术性的一面。‘因此说,翻译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  相似文献   
32.
服饰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古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着手,对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进行了探究,并与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进行了对比,从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角度出发,揭示出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33.
浅谈零翻译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零翻译”作为一种有效便捷的翻译策略应运而生。分析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关系。确立零翻译存在的理论依据——最小省力原则和功能对等原则,并且通过具体例子说明零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体现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4.
在译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受世界可知论的哲学观影响, 大部分译者在把可译性作为翻译工作的指导和前提时, 往往不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不可译现象, 认为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 同时引入“可译度”的概念, 以提高译者的积极性, 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论文化的翻译等值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化的可译度,即可译文化、部分可译文化和不可译文化的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国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等值,因此翻译等值只能是近似的等值。文化的翻译等值层次,首先应该达到文化语义层次的翻译等值.然后才是文化语言形式层次的等值。  相似文献   
36.
根据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英译本,比较研究了其中数幅对联的英译,从译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对联中包含的典故和隐喻两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翻译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37.
丁丽军  喻婷 《海外英语》2012,(9):197-198
浮生六记市清代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部自传,主要描写了他与妻子芸尽情享受自然和艺术之美的恬淡而有情趣的生活。这个更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译文在英国杂志发表后备受推崇。原著以文言文成文,其中有不少涉及中华古典文化的内容,虽说这给原著增色不少,但是这给翻译却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其中涉及了许多了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金柯 《海外英语》2012,(12):156-157
古典诗词可谓中文当中最为复杂的文体之一。古典诗词的基本要素,如诗意,韵律以及格律都是以中文语言学,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因此,由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几乎无法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完美译本,也就说诗词的"精神"是不可译的。  相似文献   
39.
在翻译中,译语不总是能够完全再现源语。语音、词义、语言表层结构,语言深层含义及心理化因素等都会影响和限制译的忠实度。百分之百的忠实翻译只能是译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0.
王梦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3):57-60,74
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传统认识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们都把语言和文化看作两个孤立的个体.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人类认知的本质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不是彼此决定的关系,某一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偶然的产物.人类认知能力是无限的,无限的认知能力赋予人类语言以无穷创造性,人类语言可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实现对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种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构成了翻译可能性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