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失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必然会带来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也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它的存在 ,加强人口控制力度 ,进一步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扩大农村就业岗位 ,分流潜在失业人口  相似文献   
62.
本文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结构性特点进行分析 ,阐述了社区服务业的特点和以发展社区服务业来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这一行业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最后提出了发展社区服务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3.
当前,就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为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应遵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与我国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就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4.
国外学者对表示"失业"的这一类词汇进行了严格的界定。通过对比研究,作者发现"下岗"一词的涵义与"失业"的定义有所差异。"下岗"这一名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实行国有企业转型的产物。这一词语的出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浓厚的中国特色。本文就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与"失业"相关的一组英语词语进行总结与辨析。  相似文献   
65.
经济体制转型与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与失业问题。扩大就业、治理失业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从中国当前就业形势、特点、原因及治理对策等方面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失业问题,提出四种解决方案:财政投资政策要注重就业创造标准;高校培养目标要明确;建立职业咨询制度,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量的失业是社会发展所必然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劳动力人口过剩、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失业人口膨胀,失业问题严重。因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多角度着眼,探索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8.
知识失业问题在近些年日益突出,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为我们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膨胀从而形成知识失业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以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为基础构建的基于两个部门(职业技术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宏观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微观上高等教育的学科设定以及办学规模要及时地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调整,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9.
解决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让他们住得进,住得起,住得稳,并逐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当前民生工程的一项紧迫任务。失业者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失业者作为一个整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我们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试图探求政府与失业者在就业问题上的博弈规律。在考证抚顺市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就业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0.
Unexpectedly, the duration of first unemployment among first degree holders has quickly increased in Rwanda after considerable loss of the skilled labour during the war and Genocide perpetrated against Tutsi in 1994. The time it takes a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 to land a first employment is a key indicator for the evaluation of and optimal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long-term first unemployment has negative psycho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is an interplay of diversified factors. Yet, these factors have not been ascertained in Rwanda, whereas their knowledge is crucial for an efficient plan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This study aimed to fill in this knowledge gap for the period 1998–2009. We fitted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data from the 2010 Employer and Graduate Survey (n = 1007) that was conduct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Rwand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first unemployment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to the graduate’s age, job search method, acquired skills, further graduate studies, monthly salary and category of employing institu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should identify and fill skills gaps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a or its delivery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bour market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