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从福斯塔夫与阿Q在精神流浪这个视角入手,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文学形象放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对他们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从而发现他们的人生,实际上也是生命苦囚般的体味和经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视为人类生存困惑的象征。  相似文献   
22.
姚莹治台的游民政策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养游民是姚莹任台湾道期间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使台湾清朝中期以来积重难返的游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稳定了台湾的政治秩序,并且对鸦片战争中抗英保台斗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以有关他们的任何问题都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据预测,我国流浪儿童的数量有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预防和救助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及民间组织的协同共进。应该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4.
"二流子"作为边缘群体在中国社会其实由来已久,赵树理作为山药蛋派作家,作品多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小说中塑造了多个"二流子"形象。游民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与土地的私有与买卖有一定的关系,小农经济的社会模式、宗族组织、会党的存在都是它形成的因素。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二流子"的说法出现,经过规劝教育,"二流子"们得到了改造。赵树理关于"二流子"沦落成因的挖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农村问题的暴露和新的改革经验的探索为政治改革提供了文学化借鉴。此外,赵树理关于"二流子"及其改造的文学书写具有改造国民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从福斯塔夫与阿Q在精神流浪这个视角入手,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文学形象放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对他们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从而发现他们的人生,实际上也是生命苦囚般的体味和经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视为人类生存困惑的象征。  相似文献   
26.
寒山碧先生的《狂飙年代》三部曲以朴实的语言叙述着主人公林焕然在解放后那段狂飙年代中的人生遭遇和逃离与漂泊的经历。论文主要通过林焕然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人生选择分析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精神文化内质。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既受西方自由精神和广东地域流动文化的影响,又是知识分子自身独立理性思维的结果,同时全书又弥漫着浓郁的家国根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