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4388篇
科学研究   231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227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4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教材分析《口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它是一篇文言文,记述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身临其境,令人叹服,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即使在三百年后的今天仍能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92.
初中英语教材从05年改为新目标(Goforit)后,许多老师都反映任务太重,教材太难,不适合英语初学者,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自从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以来,我却越来越喜欢上了这套教材,教学也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93.
王琰 《成才之路》2010,(34):71-71
【设计思想】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第一单元的学习提示中说:"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为此,笔者在设计此篇文章的教学时,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和体验文章的多重情感,包括父对女的严厉关爱之情,女对父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94.
起始阶段的七年级文言文教学,学生既无文言积累,更谈不上文言语感。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做起,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七年级第一课文言文《咏雪》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第一课文言文,树立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95.
陈业彬 《广西教育》2013,(46):50-51
七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想让学生在初中学好语文恐怕有点难。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为“教师布置练习一学生做作业一教师批改打分一教师公布答案”,其侧重的是“练习”二字,而新课标程教材中的练习都是围绕课文设计的,  相似文献   
96.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3,(36):56-58
2012年10月25日,郑家禄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生物课比赛环节,郑家禄执教了“探究酶活性的影响斟素”一课,他综合运用了层进设问、直观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7.
陈世周  胡军 《贵州教育》2013,(13):26-30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1页-82页。  相似文献   
9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英语的第一堂课是开启学生中学英语学习之门的一课,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慎重待之。  相似文献   
99.
胡钰 《教学与管理》2003,(10):75-75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第七册69页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这节课是小数乘除计算的根据,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为了在这节课中把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我通过对教材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探究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