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师承效应是建立在名师、名校、名专业、名学历(学位)四要素基础之上的.它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五个基本因素:一是科学预见、把握前沿的眼光得以继承和发扬;二是精心选才、因人施教的能力得以继承和发扬;三是情操高洁、人格至善的品性得以继承和发扬;四是学术民主、教学相长的学风得以继承和发扬;五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2.
23.
《现代教育科学》2012,(7):176-179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由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办。"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王大珩院士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1958.8-1965.2),并在精  相似文献   
24.
说法·数字     
《师道》2012,(11):59-59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累计有近82万名留学人员回国。据统计,1872年之后的百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1978年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超过230万。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200多万。另有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中78%的大学校长是海归;中国科学院81%的院士、中国工程院54%的院士有留学背景;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21人是海归。  相似文献   
25.
王永志 《大学生》2012,(Z3):116
从1961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起,就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从"两弹一星"一直到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也就是1986年3月小平同志的批示。工程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研制,并且批准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决心很大。当时我是五个参加汇报者之一,主要汇报了总体技  相似文献   
26.
图话     
《新闻三昧》2013,(6):10-13
红坎巡护6月5日,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和护林员在巡护过程中随手采摘食物。鹦哥岭保存有大片热带原始雨林,是海南岛的生态核心,已有了一支由30余位工作人员和200余名村民护林员组成的自然保护团队。  相似文献   
27.
李政道、杨振宁、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王淦昌、赵九章、王大珩、彭桓武……这一连串闪耀科学界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开创者、首任理学院长叶企孙,他一生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五十多位院士,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一半以上是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28.
清华大学航空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在机械工程系下设航空研究所,1938年成立航空系。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航空学科的创建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世纪50年代初高校院系调整中,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航空系迁出清华大学,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0年代末,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技术,清华大学又先后成立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和自动控制系,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1998年,清华成立了跨院系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和“纳星一号”已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29.
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坦克加大炮.从机械化到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从“两弹一星”的成功到陆海空天和声光电等各类尖端武器装备的不断研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建设日新月异.实现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与关怀下.经过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人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教授.  相似文献   
30.
中国有了原子弹之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还有人嘲笑说,中国是有弹没枪。他们绝没想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三个月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