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07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3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世界传媒机构之间的竞争,既是文化间的先进性,感召力的竞争.也是国家间的精神产品之生产能力和推销能力的竞争。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代表的国内电视传媒.多年来始终将向海外推介中华文化.为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提供精神家园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近年来中文电视文艺的创作、接受及获奖状况.可以发现.受华人社会欢迎的节目,栏目.其共同特征是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上述诸特征的获得.则源于创作者在选题、创作等环节.贯彻”受众本位”的理念.强化节目的针对性.从而使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跟海外受众的实际欣赏需求结合起来.做到了文化、情感和娱乐的统一。  相似文献   
62.
回归课程标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一。在课程标  相似文献   
63.
施久铭 《人民教育》2012,(24):42-43
中国是乐水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诞生在大河边,中华文化中有大量关于水的内容。水是中华文化的母题,水也塑造着中国人的文化性格。说起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可是越是常见的东西,我们往往越是熟视无睹。学者在文本中研究民族古老的历史和文化衍变时才会接触到的这个"精灵"一般的主角,在现实文  相似文献   
64.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天不  相似文献   
65.
在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课文。这些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意蕴含蓄,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不广,离古诗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等也很遥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做人与作文     
中华文化,历来讲求“文道合一”,但在作文教学中“人”与“文”分离现象,严重背离了中国文化人一贯追求的原则,让作文教学进入到一个误区。很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67.
在浩瀚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作家都生于水边,长于水边。可以说,他们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名。他们,就在水边,  相似文献   
68.
征稿启事     
《中华文化论坛》2009,2(2):F0003-F0003
中华文化论坛》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关于中华文化研究的综合大型刊物,已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的认定。  相似文献   
69.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整体意识、价值理论的趋向。中华传统文化既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但同时又包含着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它既以历史上的儒家思想为基线又融合了其它不同学派的思想文化。而中华现代文化,是指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所需要的新文化。海峡两岸走向和实现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70.
陈乃云 《学语文》2009,(2):21-21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工具。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浸透着广博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新课题。语文老师应该明确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用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去滋润孩子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定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了解、走进、热爱、扬弃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