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信息社会不仅是真实的客观的经济存在,还是特别的、具体的文化存在,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置身信息大潮,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社会扩大了人与人的交往,促进了智能的扩展;信息产品不仅能创造财富而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信息社会对人类文化精神层面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必须采取诸如提高文化监督功能、保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扬弃数字化生存方式等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72.
生产社会化的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集中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实际上是生产社会化的二重表现和形式 ,通过集中化 ,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规模效益 ;通过社会分工 ,实现专业化 ,提高劳动的个别生产力和专业生产水平。生产社会化的二重性及其相互转化 ,是影响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最深刻的基础 ,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至今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最深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3.
为了顺应20世纪40年代对美学合学科规律性与合革命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性需要,蔡仪美学观表现出“学科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它坚持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原则,纵贯从文艺本质到文艺典型再到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整个体系,表现出合规律性的美学建构意识;而另一方面则以合革命目的性为指归,因强调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绝对正确性而陷入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使“真理”接近了“谬误”。  相似文献   
74.
韩洪波 《兰台世界》2016,(23):156-158
稀见民间宝卷《和合宝卷》借和合二仙下凡为路遥、马力二人,叙述"路遥知马力"的民间故事,宣扬知恩图报的思想内涵,具有信仰、教化、娱乐作用,其文本则呈现出仪式性结构与故事结构相结合的二重性,在民间宝卷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5.
人物性格,是指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或同一阶级但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6.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回顾我国武术社团发展历程,分析其历史特点和作用,指出当前我国武术社团组织的社会基础还十分薄弱,还具有鲜明的官民二重性,将来我国武术社团会从官民二重结构中逐步走出,展示它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77.
马克思特别重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这一学说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而这一学说能够产生,在思想史上有两个作为前提的关键的环节,一个是劳动产生价值的思想,一个是对劳动进行一般和特殊的区分。这两个关键环节也就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理论来源。这两个关键的思想基础分别由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提出的,但是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由于哲学上的根本局限性,都没有从这些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前进。马克思吸收了这两种思想作为基础,并且在哲学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超越,从而产生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一学说既使得经济学发生根本变革,也蕴含着一种新的哲学。  相似文献   
78.
朱嘉春 《海外英语》2011,(5):189-191
"二重性"特征是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贯穿其整个思想的一条主线,该文辩证地看待了《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符号的可变性与不可变性等"二重性"认为这些二重性是表面对立而实质上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79.
课堂教学是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关系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对课程教学"二重性"均衡结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及不同教学要素对这一关系的影响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教学"二重性"均衡结构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观特征、学习的组织方式三类课堂教学要素,能够调节教学"二重性"均衡结构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从而导致本科人才培养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8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必然导致社会迫切需要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如何使商务英语教学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对英语教师和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但是教学模式的老化导致了商务英语教学的滞后,本文探讨了基于教育二重性教学设计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