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26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旅行社产品价格的概念、构成的介绍和分析旅行社定价的主要因素入手,文章基于旅行社和消费者关系、旅行社企业之间相关关系两个层面,论述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态势下,旅行社普遍采取的非理性定价策略的表现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2.
何明星 《传媒》2007,(3):58-59
"想象认同"指的是某一个商品的知名度很大,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了解、知晓该商品,但在实际消费时,还是会首先考虑已经习惯的、曾经消费过的产品.这种品牌的影响力认同仅仅停留在消费者主观的认可阶段,与实际消费购买之间还存在着相当一段距离,这就是想象的认同.也就是说,你尽管知名度很大,但消费者还是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这种知名度与购买之间的距离,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消费者实力、产品价格等等因素,存在许多产品的消费过程之中.但在不涉及价格、消费实力的媒介影响力研究中,也存在着这种影响力的"想象认同",其中网络媒介的影响力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33.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出版物及图书馆界电子化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述了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型出版物、电子化服务与基础服务工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文章系统总结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国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与主要作为,旨在为走进“后扶贫时代”的图书馆事业提供历史维度的参考,为国际图书馆界贡献来自减贫领域的中国经验。1978至2020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摸索酝酿时期(1978—1992年),公共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初步得到重视,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参与扶贫开发;②制度成型时期(1993—2000年),尽管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在减贫政策中仍是“内嵌式”的,却在文化扶贫政策体系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并逐渐在部分大型扶贫项目中承担起主要建设任务;③行业觉醒时期(2001—2011年),政策引导与行业行动互为呼应,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话语与世界共识的“图书馆权利”同频共振,公共图书馆行业为中国特色减贫事业提供来自专门领域的思想和实践支撑;④全面参与时期(2012—2020年),在精准扶贫战略和脱贫攻坚总动员下,公共图书馆的行动和实践呈现出精准性、保障性、整合性等特征,开展的扶贫活动数量大、覆盖范围广、受益人群多,呈现全行业参与的趋势。中国公共图书馆在减贫事业中的主要贡献有:为国家减贫战略的落地提供了专业助力,为贫困人群的文化权利提供了关键保障,为国际图书馆界积累了成功的减贫经验。中国公共图书馆在过去40余年减贫历程中的经验可以总结为:①深度嵌入国家减贫战略框架,依托于国家政策规划与重大工程;②保持和激发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性,立足专业内涵开展创新实践;③循序渐进动态实施减贫行动,根据减贫阶段适时调整机构定位;④通过内部联合与外部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事业合力。参考文献67。  相似文献   
35.
基于大国经济剩余模型的农业技术进步福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8—2011年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大国开放条件下农业研发的经济剩余模型对粮食产业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开放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导致粮食生产经济总剩余增加,粮食贸易总量的提高对农户福利的改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业技术进步的福利分配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非均衡性,生产者剩余占经济总剩余的72.58%,消费者剩余占经济剩余的27.42%,福利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相似文献   
36.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而协同创新网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创新的理想载体.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探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的演化过程,以主导权特征为切入点,首先对无主导权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实现的演化过程进行一般性分析,进而对不同主导权方式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实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差异性探索与对比分析.最后,以我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7.
将要素错配理论扩展至含有研发资本的情形,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含有研究开发费用统计科目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研发型企业生产资本、劳动力与研发资本3项要素的错配.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研发错配较为严重,重工业比轻工业的研发资本错配严重,国有成分企业比私营企业错配严重.因为资源错配导致的研发型企业生产效率损失达到了38%以上,并且研发资本错配的分布与企业生产效率损失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38.
变革领导力能够致力于变革而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一直成为理论和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学者们融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变革领导力展开深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丰富研究成果.随着变革领导力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识到从个体和群体导向的二元视角对变革领导力构成进行切分,有利于深入理解变革领导力对群体效能和群体中个体效能的驱动机制.因此,基于二元视角的跨层面研究成为目前变革领导力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分析了变革领导力的理论渊源,从创新与创造性、知识管理、领导者特质和关系视角对变革领导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基于二元视角进一步梳理变革领导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把握变革领导力的研究脉络、理论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基于心理安全视角,以企业研发团队的领导和员工为调研对象,通过161套问卷,探讨领导包容行为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创造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包容行为能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进而对员工创造行为起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尤其是对员工增量型创造行为的影响更显著;团队心理安全氛围在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激进型创造行为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员工增量型创造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商业模式的研究历经15年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的价值创造.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也面临概念不清、分析边界模糊、构成混乱、理论基础缺乏、功效不明等方面的争议和批评.本文旨在分析商业模式构成及其功效的来龙去脉,重点梳理商业模式研究的学术争议,重构其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进而剖析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价值理论基础.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并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及环境背景,学者们应尽快在其构成、主导逻辑和理论基础上达成共识,使其理论体系和内容框架既前后传承又与时俱进;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应当以商业模式的构成模块为组织载体,以熊彼特创新、战略网络、企业资源观、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的新进展为基础理论,论证和阐述其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效率性等内在属性与顾客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结构层次关系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