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873篇
科学研究   41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根据我国从1978年到2007年的数据,用Eviews5.0拟合了GDP与居民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之间的系数关系并结合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从居民消费、全社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三者占GDP比例的变化趋势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对消费影响的角度,用Eviews5.0软...  相似文献   
102.
徐立军 《视听界》2011,(6):116-116
最近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叫《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为本书所作序言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移植到中国电视业几乎都可以成立。我不停地把主题词“经济”置换为“电视”、把“GDP”置换为“收视率”,用这样的方式读这本书的体验,让我痛感为什么没有人如此来解读和反思中国电视。  相似文献   
103.
刘咏梅 《声屏世界》2011,(10):25-25
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动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经济报道记者要厘清这两个经济名词的区别。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经济发展不仅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  相似文献   
104.
从地理版图上看,荷兰的确是一个小国。荷兰国土面积41864平方公里,大约为北京市面积的4倍。荷兰国家虽小,但在文化艺术领域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强国。荷兰首先是以画家之国而著称于世,如伦勃朗、维米尔、梵高,都代表了绘画艺术的巅峰。荷兰出版业从人均生产量、阅读率和图书进出口值上讲,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出版大国。  相似文献   
105.
亓飞 《大观周刊》2011,(6):158-158
中国GDP自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速达到8%~9%。与此相应,消费者物价指数处于较低状态。表面上,中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失业率却稳步提升。通过解读中国的GDP、CPI之间的关系,对造成这两个指标间的独特关系的原因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6.
扫描·国内     
《世界发明》2011,(6):8-9
全国 文化产业已成全国多省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来自深圳文博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为163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9.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  相似文献   
107.
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率、GDP能源强度下降率、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下降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品种构成中增长率等影响减缓CO2排放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计算,进而测算了我国从1990~2005年GDP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中,技术节能的贡献率约为56%,而结构节能的贡献率44%。2005~2020年情景分析方案中,对促进GDP的CO2强度下降的贡献因素中,技术节能约为43%,结构节能约为37%,而能源结构改善的贡献率也可达20%,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减缓CO2排放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中还分析了CO2排放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目标时各项相关指标需达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8.
曹猛 《大观周刊》2011,(34):22-22
近来,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消费的前提与收入有关,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巨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本文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低下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9.
2月中旬,从邻国日本传来消息:中国GDP总量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然而,在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公布的"十二五"经济增速目标悄然调低至个位数。此前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中国新闻周刊》2011,(44):12-12
11月22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约束性目标。包括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等。预计到2020年,中国单位G13P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