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剥削阶级统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只能图温饱,不可能达到“小康”。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广大人民课利益的历史。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科学性、鲜明的人民性与现实可行性,是真理性尺度与价值性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指出:“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论述,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领导人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为根本宗旨的思想风格与行为准则,也从正面反映了黄宗羲朴素民主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忠实做到"三个代表",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文分析了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如何才能切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传统行政文化中关于“为官之道”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思想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吸收利用其营养成分是明智之举。 本文从传统行政文化中提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礼为本”、“诚信观”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强调了行政领导者的“民本位”、 “个人权力”和“诚信为民”,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文化中关于“为官之道”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思想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吸收利用其营养成分是明智之举。本文从传统行政文化中提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礼为本”、“诚信观”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强调了行政领导者的“民本位”、“个人权力”和“诚信为民”,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远居乡村,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你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2日,上党晚报《和谐长治》周刊将迎来自己三周岁的“生日”。创刊三年来,该周刊秉承和谐理念。坚持“以民为本,教化社风”的办刊宗旨,始终把一个个平凡普通却道德高尚的“长治好人”作为报道的主体.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相似文献   
18.
文明发展和历史潮流要求政府应该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福利之舟,责任政府的建设是政府民主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要求政府定位应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资、激发民智,是政府实现“以民为本”的路径;建立政府与民间双向互动机制,是实现“以民为本”的关键。“以民为本”将是责任政府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杨占斌 《中学文科》2007,(8):107-107
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其思想深邃。 最初听到孟子这个名字时,源于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理由,全国上下都在批孔孟,当时我并不明白他们的思想如何反动,而孟子在我心中其实就是一个“坏人”,后来,不批了,课本中也开始有了孟子的文章,可是对孟子的思想并没有多了解一些,因为他的思想太博大精深了。一般人是很难走进他的思想深处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德治思想旨趣深远,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仁德思想、举贤用贤的贤德思想、修已正身的自律作风等.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只要我们似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分析梳理,其中的有益因子对于我们今人来说仍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