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4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3328篇
科学研究   770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115篇
信息传播   77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1156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丽水市科技发展的态势良好,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科技发展的总体格局,总量偏小,水平偏低,选择“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2.
王亚光 《教育艺术》2005,(11):13-14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构建教育创新的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观念创新、目标创新、课程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在教育创新的新体系中,教育理念创新是灵魂,教育体制创新是关键,教育模式创新是核心,教育技术创新是保障。那么,如何推进管理创新,打造品牌学校呢?  相似文献   
133.
今年8月,江南机器厂五分厂年仅28岁的助理工程师杨钊捧回了“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的奖牌。这位“自产”于“江南”本土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荣誉呢?同事们说:他像一只不停采撷花粉的蜜蜂,异常勤奋地吸取知识的养料。11年前,小杨进江南机器厂五分厂当了一名工人,他先后干过酸洗工、车工等多个工种,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都干得十分出色。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不久,他报考了湖南兵大相关专业夜大班,一学就是4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厂技术科接纳了他,他成了科研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技术科里,他更强烈地意识…  相似文献   
134.
我国专利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我国专利发展特点着手,阐述了我国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5.
青海省基层科技工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必须认真研究基层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协调整合科技力量,准确把握本地区科技发展方向,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企业技术和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6.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的基本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7.
《中国科技信息》2003,(3):69-71
[做精:占领市场制高点] 中小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拥有自己独特的、客户缺少了不行的产品,而这就需要对新的设计和工艺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38.
关于大学科技园的一个网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大洲 《科学学研究》2004,22(2):164-169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以大学为依托,由社会网络、商业网络和专业网络交叠而成的创新网络。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不仅意味着相关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学习,同时也意味着使这种互动学习得以可能的共同知识基础和合作规范。在这里,不断衍生的企业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园网络进化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持续创业,大学科技园网络得以融入到区域创新网络之中,并向全球网络延伸。其中所体现的,是可扩展的自生自发秩序,是学术场域中的大学和经济场域中的企业之间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39.
近现代,科学和技术联系日益密切,共同构成了当代人类创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过程,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历史上来看,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没有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动,就没有日新月异的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40.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项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